再造漢明

第42章 棉籽油

劉雲龍回到水車浜後,他看到村裡的麥子、油菜早就收割完了,沒有一塊地種水稻,地裡的土豆苗、玉米苗已長得有10厘米高,看來村長是真的下了很多苦心,勸導村民種植土豆、玉米。

吃晚飯時,一家人邊吃邊聊。

劉萬祿告訴劉雲龍,知府大人讓他去一趟衙門,辣火(即辣椒)、甘藍已出苗了。劉萬祿接著對兒子說道,你讓大家種土豆、玉米,不僅水車浜、居家園、高木橋、何家塔、張家場種的是土豆、玉米,連3裡外的長欣村、上沙村、吳家村、菱塘浜、雙橋村等十幾個村都種的是土豆、玉米、蠶豆、黃豆。今年要沒有大旱的話,你小子要栽跟頭了,到時那麼多人吃的大米,我看你怎麼解決。

劉雲龍說,不會的,今年真的有大旱,不僅有大旱,還有蝗災。

父親一聽蝗災,臉色馬上變得鐵青。儘管蝗蟲是很常見的昆蟲,但一旦成災,蝗蟲所過之處將寸草不生。

劉雲龍繼續問父親,村長有沒有籌錢去買米。

父親說幾個村籌了1萬6千兩銀子去江夏買米了,我們1家就出了1萬兩銀子。估計米就快買過來了。

劉雲龍問平江大街要的織機怎麼樣了?

父親說,平江大街的織機、紡紗機已給他們送過去了。現在嘉定那邊又有人來定了幾百臺機器。

嘉定縣夏作物種的都是棉花,嘉定的棉紡業也很發達。

他問父親,盤門西40畝地的房子在不在造了?

父親說,在麥子收割後就收了地,欠著的12臺細線機也給人家了,房子牆腳已挖好了。

與李必恭坐在一起的妹妹問哥哥,造了房子還是開作坊嗎?

劉雲龍說是的。

弟弟問哥哥,這次準備開什麼作坊?

劉雲龍只說以後你們會知道的。

一家人已習慣了他的神神秘秘,也就不多問盤門西房子的事了。

父親又說,這個月物價已大漲,米價已從正月前的每石2.14兩銀子漲到了2.5兩銀子,棉花、紗線、絲線等都漲價了,我們織的布要不要漲價?

劉雲龍知道,北方數年大旱以來,國內的糧食供應一直十分緊張,去年江南地區遭大水後,不僅糧食減產,棉花、桑蠶也減產了。蘇州的糧價也居高不下,在每石米2兩左右浮動,棉花價格、桑蠶價格也上漲了20%左右。今年不僅河南、山東、陝西仍將是大荒之年,兩畿、浙江、湖廣地區也會出現大旱,並隨後發生蝗災,災情將持續到11月份,屆時物價還會持續上漲。

劉雲龍說既然棉花、棉紗、絲線都漲價了,棉布、綢布當然也要同比例漲價,也即都上漲20%。他讓父親把手中的銀兩儘快兌換成黃金保值。去年1兩黃金可兌換15兩銀子,1兩銀子可兌換2000文,今後說不定需18-20兩銀子兌換1兩黃金,2500-3000文才能兌換1兩銀子,也就是說因為物價上漲,銅錢和銀子都會貶值。

劉雲龍考慮到物價上漲,製作肥皂用的板油板油價格也必將上漲,於是問劉雲豹,現在板油漲了多少?

劉雲豹說板油漲了3文。

劉雲龍又問弟弟,棉花籽收了沒有?

劉雲豹說,已經收購了幾千斤棉花籽,堆在肥皂鋪裡。

劉雲龍說幾千斤棉花籽遠遠不夠,要繼續收購棉花籽。他又問弟弟,鐵鋪的榨油機送過來了嗎?

弟弟說5天前送了2臺榨油機過來,不知道用什麼榨油。

劉雲龍說,明天你把家裡磨粉的磨盤拿到店裡去,我來教你榨油。今後家裡要用磨盤磨米粉、麵粉的話,就另外再買磨盤吧。

劉雲豹又告訴哥哥,前幾天還來了2個佛郎機人(明代將西班牙、葡萄牙稱為佛郎機),要預定2萬塊肥皂。

父親聽後也說那二個佛郎機人也到織業公司來過,說要採購500匹綢布。

劉雲龍一聽,問道:“那二個佛郎機人現在在哪裡?”

劉雲豹說道:“他們一下子預定了2萬塊肥皂,店裡一下子實在拿不出這麼多。所以他們隔三差五地來店裡,要買肥皂。”

劉雲龍說道:“有錢不賺做傻瓜嗎?馬上擴大規模,滿足他們的需求。”

劉雲豹說道:“要賣的話,沒那麼多油呀。”

劉雲龍說道:“我讓你收購的棉花籽就是用來榨油的。”

劉雲豹問道:“棉籽也能榨油?”

劉雲龍告訴他:“凡種子,都可榨油,只是含油率不同而已。”

第二天他先去了知府衙門。

陳知府看到劉雲龍來後,客氣地問了一下去徽州的收穫,織坊、肥皂坊的生意,然後對劉雲龍說道:“我得恭喜你了,你有筆大生意了。”

劉雲龍問道:“什麼生意呀?”

陳洪謐說道:“潘公公把你給他的綢緞送到京城後,皇上很滿意。聖旨已經下來了,讓潘公公再送1萬匹熟織綢緞,要求蘇州織造局添置100臺新式織機,據說南京織造局、杭州織造局也將奉旨來買你的織機,你說是不是大生意?”

劉雲龍問道:“那價格呢?”

陳洪謐說道:“綢緞的價格,你待會兒去找潘公公。織造局添置的新式織機的價格,你看能不能打個9折?”

劉雲龍心想,給宮中送1萬匹綢緞,潘公公又有幾千兩銀子可以落進腰包了。蘇州織造局新添100臺織機,肯定還要購買配套的紡線機,陳大人開口要求打9折,今後還有不少地方要仰仗官府,那就打9折吧。

於是劉雲龍說道:“行。”

陳洪謐又說道:“魯王、德王、淮王、桂王四個王府的人來託他買機器,不知你願不願意賣?”

魯王的封地在山東兗州;德王的封地原在德州,後來改到了濟南;淮王的封地原在韶州府(今廣東韶關市),後因韶州多瘴癘,淮靖王朱瞻墺吃不消,於1436年遷移到江西饒州府(今江西鄱陽縣);桂王封地在衡州府(今衡陽)。藩王是不能離開封地的,但他們的近親、親信是可以離開封地經商、開礦、置業的。很多藩王在蘇州都有投資,有的經商,有的開織坊,也有做典當、辦倉行的,這些有王府背景的人都駐在蘇州十泉街。十泉街上有十口井,故稱為十泉街(今蘇州十全街)。

按理,這幾個藩王要買機器用不著找知府大人,可以直接來找劉雲龍。他們找知府大人出面來買機器,無非是想壓價。他能不賣嗎?別說是藩王,就是知府大人,他也不敢得罪呀。

劉雲龍問道:“德王不是被多爾袞帶到塞外去了嗎,怎麼還有德王?”

陳知府說道:“朱由樞的堂弟朱由櫟繼承了王位。”

劉雲龍心想原來如此。於是說道:“大人,買機器的事好說,只是他們要買多少?又準備出什麼價?”

陳知府說道:“他們買的也不多,每家15臺,至於價格嗎?我看也打9折,怎麼樣?”

劉雲龍心裡想道,知府大人開了口,總不能拒絕吧,只是利潤少了10%,於是說道:“只要知府大人覺得合適,那就也按這個價。”

陳知府說道:“打了9折後,你賣這些機器的稅就免了,你看如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