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漢明

第95章 鼠疫

接著劉雲龍、貝喜魯視察水泥廠。

因目前還沒有混凝土振搗器,目前水泥廠生產的水泥主要用於修築道路。

譚真向他彙報了水泥生產情況後,劉雲龍讓譚真生產水泥膨脹劑。

譚真問水泥膨脹劑的配方是什麼?

劉雲龍就把水泥膨脹劑的配方告訴了譚真。

水泥膨脹劑主要是由水泥和膨脹劑組成,膨脹劑的配方主要是明礬石、石灰、高嶺土、氧化鎂。

劉雲龍在後世是搞建築的,建築上有種膨脹混凝土,用於補償混凝土的收縮,有時需要在鬧市區破碎混凝土,不能用爆破手段,也不能用風鎬來破碎,就用膨脹混凝土。

譚真記下膨脹劑的配方後,問這種水泥膨脹劑有什麼用?

劉雲龍說道,有些礦山距民居很近,如查長根的清明山石英石礦、餘良棟的南爪山磁鐵礦,不能用炸藥。有了水泥膨脹劑後,開礦速度也能加快了。

劉雲龍在七子山視察結束後,問貝喜魯:“這裡有多少巡更人員?”

貝喜魯說道:“這裡總共有200多個巡更人員。”

劉雲龍說道:“這裡要提煉金、銀等貴重金屬,化工生產中的很多劇毒品需要嚴格管制,化工合成救人治病的藥需要技術保密,200個巡更不夠,再招聘100個。五峰山那邊也要加強巡更,以後對公司的巡更實施統一管理,由李鴻雷負責。”

貝喜魯說道:“好的。”

劉雲龍視察了七子山後,又來到紡織廠視察。

這幾天,吳江盛澤鎮、同裡,嘉興的魏塘、西塘、王江涇,湖州的南潯、織裡,松江的華亭、上海的幾十個掌櫃來預定了4000臺機器,有紡線機、拉細機、紡紗機、繅絲機、織布機。

蘇州府的嘉定縣幾乎所有的田地夏作都用來種植棉花,似乎蘇州府應該是棉紡業老大,其實不然,在蘇州廣泛使用新式織布機前,真正的棉紡業老大是松江府,絲織業老大是嘉興府(毛紡業老大是山東)。

在明代有句諺語“買不盡松江布,收不盡魏塘紗”,松江府有七成以上的耕地種植棉花,棉布產量超過蘇州府,故有“買不盡松江布”之說。

嘉興府的嘉善縣與嘉定縣類似,幾乎所有的田地都用來種植桑樹了,生絲產量在江南地區一直是第一名。魏塘鎮是嘉善縣的縣治所在地,所以有“收不盡魏塘紗”之說。

吳江盛澤鎮在嘉靖年間還是一個幾十戶人家的村,到了崇禎年間因紡織業的發展成了5萬人的紡織、絲綢大鎮,號稱“日出萬匹、衣被天下”。即使在後世,吳江盛澤鎮也是中國的“綢都”,絲綢的年交易額都在千億元以上。

吳江的同裡,嘉興的西塘、王江涇,湖州的南潯、織裡等都是江南的紡織大鎮、絲綢重鎮。

這些機器是賺錢的大頭。這段時間劉萬祿天天在木瀆、松陵、楓橋、蠡墅各鎮間奔波,聯絡著機器零部件的生產。4000臺機器,利潤近100萬兩,即使跑斷腿,劉萬祿也極為樂意,有誰會跟錢過不去呢。

在繅絲車間,繅絲女工在往陶瓷槽里加著化工廠生產的“太古油”。

化工廠用蓖麻油與硫酸反應磺化後,再用燒鹼中和後得到的磺化油酸鈉稱為“太古油”。太古油屬於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可以用作乳化劑、滲透劑、溼潤劑、擴散劑。繅絲時,太古油是作為滲透劑使用的。

蠶繭絲的外面包裹著一層絲膠,繅絲時須把這層絲膠化解。

以前繅絲時,繅絲工只是將蠶繭加入湯盆中,再加入燒鹼,這種方法脫膠的速度慢。

現在大華公司紡織廠繅絲車間繅絲時,使用了滲透劑“太古油”後,將蠶絲脫膠速度提高了30%。

在染色車間,工人們將已燒毛、退漿處理過的棉布浸入水中,加入漂白粉次氯酸鈣。

以前染房漂白是用氫氧化鉀,將石灰乳與草木灰拌合,沉澱、去雜後得到的氫氧化鉀溶液用於織物漂白,也有用硫磺燻白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