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鈷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鈷,氯化鈷也是一種顏料,這種顏料在常溫下是白色的,但是加熱後會變成綠色。
鈷族顏料的特點是耐高溫、耐腐蝕、耐光照,因此鈷族顏料比其它顏料貴。”
其實,鈷還能用於化工生產中的催化劑。將氯化鈷在常溫、常壓下加入硫代硫酸鈉、一氧化碳,在鐵—錳粉末的催化下,生成四羰基鈷鈉。在沒有鉑、鈀、銠等貴金屬的情況下,四羰基鈷鈉可代替鉑、鈀、銠作為酮、酸、脂羰基化合成的催化劑。由於所有的催化劑都是保密的,劉雲龍就沒有告訴他們。
貝喜魯說道:“這麼說,我們僅用提取的鈷就能賺很多錢?”
劉雲龍說道:“我們費了這麼大的功夫提取了鈷,當然要有回報。這種高階顏料,只有我們有,價格完全可以高一點。做出顏料後,你們測算一下成本,再加200%的利潤出售。”
潘益飛問道:“加200%的利潤出售,會不會太貴了?”
劉雲龍說道:“現在市場上紫色顏料要8—10兩1斤,我們做的顏料即使加300%的利潤出售,估計價格也只有每斤3兩左右,別人沒法和我們競爭。”
自從劉雲龍要求各鋪、礦、坊、廠財務獨立核算後,潘益飛一直擔憂著能不能完成年度財務目標,這下他放心了,僅僅做紫色、綠色、白色等顏料就能賺很多錢了。
秦銀華問道:“剩下的金、銀怎麼提取呢?”
劉雲龍說道:“將提取鈷後的貴鉛繼續加熱到1000℃—1100℃,貴鉛中的銅、銀、鉛、金中,銅的比重最輕,只有8.96克/cm3,因此就浮在面上,將這部分銅浮渣去掉,再加入硫磺,粗鉛液中殘留的銅與硫磺反應,生成硫化銅。硫化銅的比重也比鉛、銀小,浮在面上,去掉這部分浮渣,餘下的鉛液中銅的含量已可以忽略不計。餘下的是鉛、銀、金的混合液。這時,你們可以根據《天工開物》中記敘的吹灰法來提煉金銀。”
潘益飛聽後心想,得趕緊去買《天工開物》後,回家好好看看這本書了。
貝喜魯、秦銀華已熟讀了《天工開物》,知道“吹灰法”是怎麼回事。
秦銀華想起看過的漢代《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的“混汞法”,就問道:“為啥不用《神農本草經》中的混汞法來提取金銀呢?”
劉雲龍聽後想道,《神農本草經》與《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一起,被稱為中醫四大經典著作。《神農本草經》中確實記錄了中國古代提煉黃金、白銀的混汞法。於是說道:“也可以用混汞法來提取金銀。‘混汞法’是利用水銀能溶解金、銀的特點,將礦物中的金、銀溶解到水銀中,再蒸餾回收水銀,提取金銀。但水銀易引起重金屬中毒,使用‘混汞法’時必須要做好防護工作。”
貝喜魯問道:“除了吹灰法、混汞法,還有其它辦法提煉金銀嗎?”
劉雲龍說道:“如不用吹灰法、混汞法,還可以使用鋅化法。在粗鉛液中加入鋅粉來置換出金、銀。加入鋅粉後,金與鋅的反應比銀更強烈,金優先與鋅反應,生成鋅化金、鋅化三金、三鋅化金,這些鋅化金並不溶於鉛液,熔點分別為725℃、644℃、475℃,銀的熔點是962℃,鉛的熔點是327℃,隨著溫度的降低,銀首先析出沉澱,撈渣撈出,再是鋅化金、鋅化三金、三鋅化金分別析出,稱為富金殼,撈渣完後最後剩下的是鉛和銀的混合液。
在鉛和銀的混合液中再加入過量的鋅,反應30分鐘後,鋅與銀生成三鋅化二銀、五鋅化二銀,這些鋅化銀都不溶於鉛液,撈渣撈出,稱為銀鋅殼。餘下的是含有鋅的鉛。
富金殼、銀鋅殼可利用鋅在高溫下易生成鋅蒸氣的特點,用蒸餾法去除鋅,回收氧化鋅,最後得到純度99%左右的金、銀。如要繼續提高金、銀的純度,將來需用電解法。”
潘益飛問道:“那製取硫酸後的礦渣,怎麼提取金銀?”
秦銀華插話道:“硫鐵礦製取硫酸時,溫度在900℃左右,礦物中絕大部分的錫、硒、硫等已變成蒸氣隨塵埃進入煙道,礦渣中剩下的只有鐵、銅、鋅、鈷、鎳、金、銀等元素,鐵同樣以四氧化三鐵的形式存在於礦渣中。剩下的步驟和劉總剛剛說的差不多了哇。”
劉雲龍說道:“對。”
秦銀華問道:“小茅山的鉛鋅礦,也可以用類似的方法熔鍊咯?”
劉雲龍說道:“是的。不過小茅山的鉛鋅礦中除了有鉛、鋅、鐵、銅、金、銀外,還含有較大品位的鉍、銻、銦等有益元素,明天培訓時,我會告訴你們怎麼提煉的。”
劉雲龍給他們講的提取金銀的“鋅化法”,也叫“派克斯法”,是後世由英國人派克斯於1850年發明的。後世提煉金銀時還有“氰化法”,由於現在還沒有氰化物,因此劉雲龍暫時沒有和他們講述“氰化法”提煉金銀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