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是不可能逃走的。
我生在中土,長在中土,這裡有我的親人和朋友,也有我的夢想和抱負。
我哪怕是死,也得死在這。
更何況,在千人冢裡,我未必就真的會死。
從這裡進山,四周濃霧漸起,溫度也變得越來越低。
手電筒的光束穿過濃霧,落在旁邊的嶙峋怪石上,也落在那些看起來有氣無力的雜草上。
走沒多久,我就看見了第一個墳塋。
傳聞這裡有七十二墳,三十六冢。
在中土的風水學裡,墳是最簡單的一種墓葬方式,最簡單的就是一個墳包,講究點的還會弄個墓碑以免認錯了地方。
墓就複雜多了,一般來說,墓的構成那叫陰宅。有主墓室,也有墓道和耳室的區分,但規模就小多了。
冢,其實就是在墓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大,通常都是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死後才會用冢作為安息之地。
比如說將。軍冢這類。
再高階一點的就是陵,通常是帝王死後,才會用“陵”的規模來下葬。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明十三陵,秦始皇陵,唐陵等等。
我很好奇,這裡被稱為千人冢,按理來說下葬的人應該不是無名之輩。但為什麼要稱為“千人”冢?
難道是下葬了一千個有身份地位的人?
還有,為什麼這裡又被分為七十二墳,三十六冢?究竟是千人冢還是三十六冢?
我在第一個墳包面前稍稍停頓了片刻,然後才繼續邁步往前走去。
越往前走,周圍的墳數量就越多,這些墳儲存的都比較完好,即便是有近百年的歲月,依舊高大聳立,甚至一些墳頭上還有殘留的破爛招魂幡。
我一個人走在這麼多墳塋之中,再加上這裡是著名的大凶之地,即便是心中有譜,依舊感到一顆心撲通撲通的跳。
走了不知道多久,前面的墳漸漸變得高大起來,周邊也出現了高大的墓碑和青石壘成的建築。
卻是我已經透過了最外圍的七十二墳,抵達了三十六冢的區域。
也就是這個時候,我聽到了一陣奇奇怪怪的聲音。
這個聲音就像是有人藏在黑暗之中竊竊私語,又像是風吹過墳塋之後帶來的呼嘯聲。
我想仔細去聽,卻發現聲音又悄然消失,等到我不經意的時候,那種竊竊私語的聲音才再次迴盪。
與此同時,濃霧之中也有斑斑點點的燈火,燈火無法穿透濃霧,卻折射的濃霧都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顏色。
這是墳地之中的鬼火。
我停下腳步,然後慢慢的抽出了腰間的短棍。
這根短棍不愧是鍛火雷擊木製造的,剛一拿出來,周圍竊竊私語的聲音瞬間消失,就連各式各樣的鬼火都悄悄的後退了一段距離。
我用手電筒朝周圍掃了一圈,光芒所到之處,似乎有無數影影綽綽的影子倉皇后退。
估計是被我手電筒的光芒驚動,旁邊忽然鑽出來一隻狸子,順著高大的墓碑爬到了頂端。
這傢伙睜著一雙黑漆漆的眼睛,忽然間口吐人言:“滾!”
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如果憑音色上來判斷,肯定會以為是個壯漢發出的聲音。
我被嚇了一跳,立刻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傢伙身上。
但周圍細細碎碎的聲音不絕於耳,不知道多少老鼠,狸子,還有刺蝟,野貓之類的東西紛紛匯聚過來。
形形色色的動物們或者趴在墳頭上,或者蹲在墓碑上,或者乾脆就站在了小樹旁邊,然後開口暴喝:“滾!”
我一步不退,硬著頭皮大聲說:“張家嶺張少廷!來到此地要見帝先生!”
帝先生這話一說出來,周圍的小動物們紛紛暴躁起來,站在墓碑頂端的那隻狸子二話不說,齜牙咧嘴的就朝我撲了過來。
我也不是坐以待斃的人,拎著短棍順勢橫掃。
這傢伙畢竟身體較小,被我一棍掃中,尖叫著墜落在墳地的雜草之中,口吐鮮血,然後一溜煙的逃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