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兩次會試不中,可江嘉朔也已經是榮國公府這一代裡最會讀書的,十四歲就考上舉人,在世家貴族裡,怎麼也排得上神童。
又不是每個人都是蕭晉權文曲星下凡,第一次參加鄉試,會試就都拿了第一。若非殿試上被聖上刻意打壓,就連中三元了。
“所以祖母和大伯母不用現在就著急讓大堂兄入朝為官。不如再讓他安心讀三年書。沒有進士出身,即便託關係得了好差事,以後也很難再晉升。”江明珠道。
朱氏沒接這話,但笑意卻明顯淺了。
兒子有志氣是好事,可兩次會試不中,難免消磨銳氣,尤其同期又有個蕭晉權做對比。下次若是再落榜,恐怕會一蹶不振,步了他父親後塵。
江明珠說這些好聽話,不過是不想為她大堂兄出力,嫁去燕王府守寡罷了。搞不好心比天高,還想和她大堂姐爭太子妃!
.
江明珠住進虞園一個月後,三叔父江承效的妾室傳出喜訊,榮國公府即將再添丁。
趁全家人都去賀喜,江明珠終於找到合適時機,提起了父親通房丫鬟的事:“趙嬤嬤,為何三叔父有六個姨娘,大伯父娶了長公主女兒,也還能納一個妾,就我父親以前院子的裡的那個姨娘被送走,是祖母的意思嗎?”
“哎呀,我的二小姐,話可不能亂說!”趙嬤嬤擦了擦擇菜的手,“那位可不是什麼姨娘,也不是被送走的,是她自己走的。”
“自己?”
“寧姑娘是良民,鬧饑荒的那年,逃難時遇見二老爺,被帶了回來。二老爺有一次喝多了酒……”趙嬤嬤沒好意思往下說,只道:“說是回鄉探親,估計是不願當妾才走的。老太太怕傳出去,榮國公府的名聲不好聽,才對外說是通房丫鬟。”
“那她老家在哪?”江明珠忍不住問。
“這種小事,老太太不會過問,只派了李嬤嬤把她送走。估計只有李嬤嬤清楚。”
“那李嬤嬤人呢?”
“年紀大了,老太太三年前就放她回家鄉霖州養老。”
霖州。
江明珠眼睛一亮,舅舅就在霖州當節度使。
她興奮地跑回屋,給舅舅寫了一封信,讓他幫忙找李嬤嬤,打聽那個叫寧洛語的去向。
霖州與京城並不遠,一個月左右便能收到回信。信件寄出後,江明珠便暫時把這件事放下,安心讀書。
前陣子因為養傷,她落下一堆課程,今日早膳匆匆喝了一口粥,便趕到女學,找同窗借筆記,以防夫子在課堂上提問,答不出來。
她剛翻開筆記,葉雪寧就走了過來:“江明珠,你和秦淮林說了什麼?”
自從乞巧節被戳破心事,葉雪寧就沒再找過她的茬,今日主動過來說話十分罕見。
江明珠詫異地抬眉:“我與他隔三差五地碰面,說那麼多話。我哪知你問的是哪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