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的三個課程,其實已經俘虜了桃花村的男女老少。他們心裡已經決定好了要將家裡的孩子送去學習了。
等孩子們學會後就可以回來教她們,嘿嘿。
現在輪到小孩上去講課,他們也都十分給面子的鼓掌歡迎。
張初筵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
這衣服可是他娘連夜給他洗的,是家中最好的一件衣服了。平時都不能穿的,只有過年走親戚的時候才能穿上幾個時辰。
“喲,這不是張水根家的狗蛋嗎?怎麼改名了?”有人疑惑的問。
“你不知道吧?聽狗蛋的娘說他早就跟著嘉月讀書了,這名字是嘉月給狗剩取的。”
“哦,那怪不得了,讀過書就是不一樣,取個名字都這麼好聽。”
臺下的人在低聲交談,張初筵上臺後也學著夫子們的模樣,先敲鑼。
銅鑼:今天最忙的就是我了。
“大家好,我是‘求是學堂’的學子張初筵,今日,我給大家講的是《三字經》前面四句‘人之初,性本善......’這四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那不得不要提起一個人了.....”
張初筵學著當初顧嘉月給他們上課的樣子,先用一個小故事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再講解句子的意思,最後在理解的基礎讓學生們跟讀。
接著是顧白鷺上臺,她給村民們講的是《百家姓》。
她很聰明,沒有照著書本上的順序把百家姓背誦一遍,而是選了桃花村最多的三個姓氏出來,為大家講解了起源。
“哦,原來咱們‘顧’姓是這樣來的啊。”
“嘿,咱們姓‘張’的居然這樣尊貴,以後可不能說什麼免貴姓張了。誰能貴得過玉皇大帝?”
....
然後是顧宇河,他給大家講的是算數。
他從家裡拿來了一筐雞蛋和一揹簍的各種蔬菜。然後一一的擺在桌子上,他一瞬間就成了賣菜的老闆。
而顧知更兩姐妹、孫海、張初筵是來買菜的客人。
每人要的東西、重量都不一樣,顧宇河都能很快速的計算出來。
一時間大家都很好奇他憑什麼能做到這樣呢?
如此,他的課程才真正開始。
最後上臺的是顧知更。她教大家的居然是如何更加省力的從水井中打水。
她當著所有人的面做了一個小實驗,看得所有人嘴巴張大了。
“乖乖,原來打個水還有這麼多學問?”
“哈哈,我覺得要是用了知更這個方法,十歲的孩子都能將水提上來。”
“能是能,可孩子太小去井邊還是太危險了。”
....
如此,今天的所有講學全部結束了。
顧嘉月帶著所有的夫子和學子站在臺子上,再次請出咱們得老演員——銅鑼。
“各位鄉親們,第一屆求是學堂的講學活動到這裡就結束了,大家覺得咱們講得怎樣?”
村民們很給力的揮了揮手。“好!”
“好,既然鄉親們認可我們的能力,那我也得回饋廣大的父老鄉親。”
“村長家的大孫子在縣城的私塾上課,一年的束脩多少?”
顧宇河敲鑼。“一兩銀子,加各種節禮!”
“大家覺得貴不貴?”
顧宇河敲鑼;“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