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這些符號越來越多,能表示的東西也越來越豐富。
倉頡滿心歡喜,拿著這些符號給大夥看,一開始,大夥都摸不著頭腦,可經倉頡一解說,嘿,都明白了!打這以後,人們記事就方便多了,再也不用對著一堆繩結乾瞪眼啦!
據說啊,倉頡造字成功那天,天上“噼裡啪啦”下起了小米,地府裡的鬼魂嚇得“嗚嗚”直哭。
為啥呢?這文字一誕生,那可是開天闢地的大事兒!它讓咱人類能把事兒記下來,把知識傳下去,文明就這麼開始了!
天上的神仙高興,撒下小米來慶祝;地府的鬼魂害怕,怕這文字的力量把它們的那些鬼把戲都給看穿嘍!”
“這就是咱們現在使用的文字的來源,如果沒有這些文字啊,咱們怎麼知道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呢?”
古時候的故事,說到最後好像都帶了些神話色彩。
可能這樣安排更能讓聽故事的人聚精會神吧。
看,顧嘉月的故事講完了,大多數的人都還回不過神來。
“滋滋滋,這叫倉頡的人還真是厲害,僅憑人家一句話就能造出字來。”
“嘿,也不一定全是他一個人造的,我覺得在他之前肯定也有別人發現了這件事,只不過沒有他造得多罷了。”
“嗯,確實如果沒有這些字,咱們老祖宗的智慧還真的傳承不下來如此之多。”
“文字真是偉大的發明。”
...
顧嘉月笑盈盈的看著眾人討論。
見大家聲音減小,這才揚聲說道:“好,現在咱們再回過頭來看這些圖形。”
她將不同時期的‘月’字按著時間先後排列在一起。
“這是月字最早的寫法,我們叫甲骨文。大家注意看,是不是很像一個月牙?”
大家紛紛點頭。
正當顧嘉月要繼續說的時候,沒有想有個小孩居然站了起來。“嘉月姐姐,為什麼倉頡要把‘月’字寫成月牙的形狀呢?明明月亮也有圓圓的時候呀?他為什麼不寫成圓圓的呢?”
顧嘉月面對孩子的提問,十分的驚喜。
她對著這個孩子露出一個鼓勵的笑容。“這個問題問得特別好。大家開動一下小腦袋,為什麼倉頡不用圓圈來表示月亮呢?”
被表揚的小孩滿臉通紅,但他又十分的覺得光榮。一時間胸腔裡的心臟跳的無比厲害。
面對顧嘉月的提問,眾人先是疑惑,一會看天,一會看顧嘉月身旁的黑板。
隨後一大娘一拍大腿。“嘿,要是用圓不就跟下面的太陽重合了嘛!”
大娘的話讓大家豁然開朗。
“對呀,月亮雖然有時間也是圓的,可那怎麼比得上太陽一直是圓的?那怎麼好意思搶人太陽的形象?”
“哎呀,還是張大娘聰明,居然能想到這麼深奧的問題。”
張大娘洋洋得意。“那是,我吃過的鹽巴可比你吃過的米還多。”
顧嘉月看大家欣喜不已的模樣,忍不住頻頻點頭。“張奶奶說得不錯。這月亮啊,雖然有時候是圓的,可它大多時候是彎彎的呀。而且用這樣的形狀表示呢,在不同的月份,記錄的人就會將外面的這條線往前寫一點,這樣也能從月亮的變化來推斷時間的流逝了。”
“哦~原來如此。”
“古人真聰明。”
“好,我們繼續.....”顧嘉月指著木板上的字,將月字的起源和演變講了一遍。
隨後又用同樣的方法講了“日”、“天”、“人”、“地”一共五個字。
“好了,今天我的課程就講到這裡就結束了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