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院乃侯夫人所居之處,與顧嘉月棲身的閣樓相距不遠,其間僅隔一座小巧花園。
顧嘉月隨小寒穿過蜿蜒小徑,來到韶光院。
立在樓下的小丫鬟見之,急忙行禮,而後輕輕挑起簾子。
顧嘉月踏入廳堂,只見廳內坐滿了人。
她款步向前,欠身行禮道:“見過侯爺、侯夫人。”
這般生分稱呼,並非顧嘉月本意,只因顧望舒此刻就在大廳之中,若她仍喚侯爺和夫人為父母親,以顧望舒的心思還不知會如何想。
畢竟十五六歲的年紀,心思最為敏感,若是小姑娘一時想不開,鑽了牛角尖,那可就不妙了。
侯夫人見她如此生分,一時有些難以接受,正欲開口,卻被一旁的侯爺輕輕拉住手腕。
侯爺微微搖頭,示意夫人收斂臉上的神情。
原本他還覺得顧嘉月執意要離開侯府是小題大做,堂堂侯府,又怎會養不起兩個小姐。可此刻看著愛妻的模樣,他恍然明白,愛妻終究是難以做到一碗水端平。長此以往,兩個孩子之間勢必會產生隔閡,說不定還會鬧得家宅不寧。
都說子女不合,是父母不慈,可人心本來就是偏的,如何做到一碗水端平?
除非有人主動退讓。
如此看來,顧嘉月的離開,於眾人而言或許是最好的結果。
想通之後,侯爺再看向顧嘉月時,眼中除了疼愛,又多了幾分欣賞。
侯夫人收拾好心情,重新綻露笑顏。她拉著顧嘉月的手,走到顧望舒面前,說道:“望舒,這是嘉月。知曉你要回來她就日日想著呢。”
又轉向顧嘉月,“嘉月,這便是望舒。你們都是孃親的好孩子,孃親盼著你們能和睦相處,做一對好姐妹。”
顧嘉月感受著手掌下那隻略顯粗糙的手背散發的熱意,率先露出友善笑容,說道:“這些年你受苦了,自從知曉你的身份後,侯夫人日思夜想,如今你回來了,夫人侯爺也算全了一番心事。”
顧嘉月努力表現自己的善意,同時也為侯夫人說著好話,希望眼前這個小姑娘能對侯府早日生出親近的感覺來。
顧望舒也在細細打量著顧嘉月。心中暗自道:“時光悠悠,我都記不清顧嘉月十幾歲的時候原來這樣溫柔細緻了。”
沒錯,顧望舒重生了。
上輩子的她在有心人的引導下,還未回府就給素未謀面的顧嘉月定下了標籤。所以從進門開始,她就明裡暗裡和顧嘉月爭鬥。
就算顧嘉月一再退讓,她都覺得她是在以退為進,表裡不一。
後來,顧嘉月搬離了侯府,回到桃花村辦了一所學堂,一輩子再未進京,也從未與侯府和京都眾人聯絡過。
而她也成功的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父母的疼愛,丈夫的情愛,兒子的敬愛。還有京都眾人的讚譽。
她以為自己贏了。
可到後來,相濡以沫十年的丈夫在外養了十八房妾室,三十幾個私生子。精心教養十年的孩子竟要認妾做母,貼身丫鬟給自己下了慢性毒藥,親生父母與她斷絕關係,養父母也對她閉門不見。
可謂是眾叛親離。所有人都欲取她性命,都盼著她過得不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