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完這些,花朝又從後一輛馬車上搬來許多布匹,一家分了不下十匹。“我不知道各位長輩的喜好和身材,也就沒擅自做主做衣裳,偷懶買了布料。伯孃和姐姐妹妹們心靈手巧,到時候喜歡什麼款式,自己動手做便是。”
“這匹紅色的布料是我專門為大姐準備的,最是適合用來縫製嫁衣。”顧嘉月單獨將紅色的布匹塞進大姐顧春燕懷裡,羞得她臉色粉紅,不敢抬頭。
接著又拿出各種點心糖果,滿滿地堆了一桌。“這些都是給家裡弟弟妹妹帶的零嘴。”
家裡的幾個小孩都看呆了,一會兒瞅瞅手中的禮物,一會兒看看桌上的糖果,一時間犯了難,吃糖果就拿不了禮物,拿了禮物又吃不了糖果。
哎,怎麼就不能再多長出一隻手來呢?
如此一番分發,其中一輛馬車已空了大半,上面剩下的東西,便是給村裡其他親戚和村長家準備的了。
小廝們將這些東西搬下來,竟堆了半個院子。
“嘉月剛回來,對村裡不熟,勞煩奶奶等會兒帶我將這些東西分給村裡親戚,也讓我認認人。”顧嘉月對顧家人的反應很是滿意。
準備這些禮物,除了出於禮節,她也存了試探之意。
若在交談或送禮物時,顧家人但凡露出一絲貪婪之態,她便會選擇遠離顧家,帶著所有財物回府城居住。
畢竟,系統的要求只是在最貧困的西南而已。
西南嘛,隨便走哪裡都困難。
好在顧家人並未讓她失望,收禮物時,有的是歡喜,有的是驚訝,卻無半分貪婪。
這便甚好,如此,顧嘉月也不介意帶著全家一同脫貧致富。
“沒問題,現在這個時辰,大多數人都在地裡幹活,等再晚些,我再帶你去。”
奶奶看著這個孫女,心中暗自感慨:不愧是京都貴人教養出來的,這一樁樁事情安排得滴水不漏,讓人挑不出半點毛病。
顧家孫女與京都貴人報錯之事,在這個小山村早已不是什麼秘密。
那些愛嚼舌根的人,都在等著看顧家的笑話。說什麼給人家白白養了十幾年的孫女,眼看到了快要出嫁、能給家裡掙些彩禮的時候,卻被人家要了回去,自家親生的那個還不回來。
顧家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平日裡與她關係最不好的那幾個老婆子甚至還編山歌唱著罵她。
真是氣煞她也!
現在好了,顧嘉月不僅回來了,還帶了這麼多好東西,還貼心地給家裡親戚準備了禮物。
等會兒帶著這些禮物在村裡走上一遭,全村人都會知道她孫女回來了。看那些長舌婦還有什麼說頭。
“也不能只給親戚,左鄰右舍的,也得送份禮物。畢竟以後抬頭不見低頭見,你跟他們處好關係,平日裡也能相互照應。”
顧嘉月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說道:“還是奶奶考慮周全,花朝,再去多挑幾份禮品出來。”
其實,這些她又怎會想不到呢?不過是順著老人家的意思罷了。
透過這一個時辰的接觸,她覺得這一家子人都還算好相處,奶奶也是真心為她著想。
如此,哄著點老人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