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後,換我疼你。”
紅綃帳暖,宮燈漸熄,唯有龍鳳玉佩相擊之聲輕響,似應和著盛世長歌。
次年春,林安安孕吐不止,顧楓親自熬藥守在殿外,連批閱奏摺都移至她榻邊。
林水明每日攜孫兒玩具進宮,李秀珍則燉補湯不輟,林金年更是將邊疆新得的奇珍異獸全送入宮中,只為博妹妹一笑。
“陛下,您這般緊張,倒叫臣惶恐。”太醫診脈後笑道。
林安安倚在顧楓懷中,指尖撫著隆起的小腹:“若誕下女兒,便教她劍術;若誕下兒子,便教他治國。”
顧楓吻她發頂:“無論男女,必是這世上最疼愛的孩子。”
秋末,產房內傳來嬰孩啼哭。
顧楓疾步而入,卻見林安安虛弱含笑,榻邊並置兩襁褓,一男一女,皆眉目如畫。
他怔然,忽覺眼眶溼熱,將兩個孩子輕擁至母親身前。
“取名何謂?”林安安問。
“女兒名安,承我之姓;兒子名楓,承我之名。”顧楓指尖撫過孩童面頰,聲音輕顫。
“顧安,林楓——安楓盛世,永世長寧。”
窗外,新雪初落,皇城簷角紅燈高懸,恰似那年婚典之景。
自此,朝堂之上,林安安批策如電,顧楓練兵如風,幼子幼女嬉於案前。
百姓傳頌:女皇仁德,駙馬情深,龍鳳雙嗣降世,乃天賜祥瑞。
邊疆將士歸鄉時,常見田間孩童嬉笑,市集商賈雲集,再無烽火之憂。
三年後,顧安已能舞劍,顧楓親自教她招式,小丫頭卻總嚷著要學“父皇殺倭寇的刀法”。
顧楓無奈搖頭:“等你及笄再說。”
一旁林楓卻捧著治國策搖頭晃腦,林安安笑罵:“小小年紀,倒學你爹裝正經!”
某日,林水明攜孫兒遊御花園,忽見顧安不慎跌入池塘。
顧楓聞聲躍入水中,救起女兒時,髮髻盡溼。
林安安嗔他莽撞,他卻笑道:“當年你墜崖,我也這般跳下去。如今護女兒,不過本能。”
她心頭一暖,忽覺這盛世安穩,皆因有他並肩。
端午佳節,百官宴飲,顧楓忽執酒盞至林水明座前:“岳父,當年您問臣敢不敢護她如山。如今山河無恙,臣願再立一誓,此生不負她,亦不負這盛世。”
林水明撫須大笑:“好!此酒當飲!”
宴席間,燭火映著林安安含笑的面龐,恍若他們初見時候桃花映面。
十年後,顧安及笄,顧楓贈她一把嵌玉長劍。
林楓弱冠,林安安授他治國玉璽。
兄妹攜手立於太極殿前,望著母親批閱奏摺的背影,忽覺這盛世綿延,恰似血脈傳承。
除夕夜,林安安倚在顧楓懷中,望漫天煙火:“你說,若我們百年後,這盛世可還在?”
他將她鬢角碎髮撫至耳後,聲音沉穩如山:“有他們在,山河必安。”
遠處,顧安與林楓正追逐嬉鬧,笑聲如銀鈴般穿過燈火闌珊。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