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禁衛軍加入後,整齊浩蕩的求禱聲越發震撼,迴盪眾人耳邊,叫人聽了熱血澎湃,心頭激盪振奮。
一門之外,寧安還在帶領求禱。
“願吾皇萬歲!”
“願太后千秋!”
“願國運昌隆!”
“願大乾永國富民強!”
“願大乾兵強馬壯,所向披靡!”
“願人間再無疾苦!”
“……”
別說是蕭熠,就連太后,在壽辰這一天聽到這些聲勢浩蕩的祝禱也覺得通體暢快,面上有光,心中生豪情。
若非領頭人是唐寧安,她今日非要好好抬舉才是。
“譁眾取寵!”在一眾后妃和皇親也開始猶豫自己要不要也跟著馬屁幾句時,舒妃這不和諧的聲音再次響起。
“你不會說話就別說話!”蕭熠蹙眉喝了一聲,滿臉不耐,厭煩舒妃天天抓著小仇恨折騰,眼裡沒有一絲絲的大局。
皇帝闊步往廟門方向去了。
眾人趕緊跟上。
廟門開,寧安見皇帝太后等人出來,趕緊又帶著一眾身後之人進行跪拜,三呼萬歲。
恆王好奇打量,“你便是安貴人?”
“正是。給恆王殿下請安。”寧安知道恆王在宗室的地位和威信,老實跪拜。
“作為嬪妃,你為何不進去廟中隨其他人一道?反而在廟外帶人跪拜?你究竟是譁眾取寵,蓄意鬧事,還是有所圖謀?還不趕緊招來!”恆王嚴肅喝道。
“回稟皇上,太后娘娘,恆王殿下,妾身冤枉。妾身近來多病痛,這是闔宮都知的。今早起,頭痛病又犯了,耽擱了沒能坐上馬車。
可祈福進香這是何等重要之事?妾身即便再痛,爬也要爬過來!妾身到寺廟時,考慮到畢竟帶著病氣,一怕衝撞太后,二怕衝撞佛祖,最後決定便在寺外進行祈福。”
這話,就是意有所指。
整個宮中還有誰不知,太后不久前剛因為她的“衝撞”,在慈寧宮將她打到半死後抬回去的?
將這一點拎出來後,那她“為防衝撞而不入廟”這一理由聽來也就順理成章了。
“妾身真心誠意為皇上,為太后娘娘,為大乾朝,為黎民百姓求禱。眾宮人和將士看在眼裡,亦是自發加入。天佑大乾,大家都忠心耿耿,一腔熱血為國為主效忠。”
寧安特意強調了是眾人自主加入,不是她煽動,不是她圖謀。
“今為太后娘娘壽辰,妾身帶著一片忠孝之心,祝福太后娘娘千秋萬福,福澤延綿!”
一時間,“千秋萬福,福澤延綿”之語又開始迴盪,眾人三叩首。
看她,多識大體!
縱是你待我如草芥,我依舊以德報怨。
帶著這麼多人給你祝福,給你跪拜,給你面子,你可感動?
人人都得道她做得好,可太后您若不接受,便是您的小肚雞腸,直接淪為諸君笑話……
寧安就這麼輕而易舉的,將太后也給高高架起。
這般道理,太后哪能不懂?
所以即便笑容不達眼底,也依舊爬滿了太后的老臉。
如此冠冕堂皇,也只得抬舉。
太后親自上前,將寧安攙扶起身。
“你做得好!你的心意,哀家收到了。”太后咬緊了後槽牙,“哀家甚為欣喜。安貴人重重有賞!跪拜祈福的諸位也都重重有賞!”
寧安再拜,謝恩,三呼萬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