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妃就這麼一邊給唐靜舒上眼藥,一邊暗暗展示自己功勞。
又說,因著好幾處需要返工,還需一大筆銀子。然而連日來南方大雨滂沱,戶部在忙著批賑災銀,這次她想著便不動用國庫銀錢,增加負擔了。
她恰到好處在太后心情異常糟糕之時,獻上了那本禮金名冊。
說是在姐妹們的努力下,已經籌到了三萬六千兩六百銀子,用以剩下的籌宴工作綽綽有餘。
“這銀子肯定還能餘下不少。臣妾想過了,餘下的銀子,便全都以太后娘娘的名義做洪澇的賑災款……”
太后眉頭逐漸舒展。她一兩銀子沒花,就能收買人心,能讓天下人都為她慶賀,為她祝福,感念她的恩德,自然是好。
“榮妃有心了。”太后接過那名冊,“哀家也心繫百姓,最近夜不能寐,甚是為災民擔憂。待算好結餘銀子,哀家也添上一萬兩銀子,用以賑災。”
高公公到了。
原來榮妃今早還去請示過了皇帝。
要不榮妃會辦事呢?自然不能忘了將孝子兼仁君之名留給皇帝。
高公公稟告,皇帝贊同榮妃主張,特意從個人金庫裡拿出了三萬兩銀子,添作禮金。
如此,剛好湊了六萬六千六百兩。
太后終於展顏。
她細細翻看起了名冊。
這時候,給銀子多少,一定意義上便能代表她們對自己這個太后有多少孝心……
當看見“安貴人”居然排在前幾位,她倒是驚了下。
“安貴人不是從重華宮出來嗎?竟然拿出了千兩銀?”
榮妃笑:“前幾日尚書府來給安貴人賀喜,聽說這一千兩是整個唐氏族裡給安貴人的賀金。這次安貴人是把壓箱底的銀子都用來表孝心了。”
“她倒也有心了。”太后讚了一句。
不過在瞧見了唐靜舒的名字後,她的面色又不好了。
堂堂舒妃,就捐五百兩?
還不如她的宮女?
虧自己這般賞識她,重用她,差點就白抬舉了。
太后拉了榮妃手拍了拍:“哀家最近乏得很,宴席的事你全權負責便好,不用再來稟哀家了。”
……
寧安剛聽聞了慈寧宮發生的種種,慈寧宮便送來了賞賜。
說是所有後妃都有。
賞賜都是從太后私庫裡出的,算是太后給她們的心意。
寧安拿到的是一對成色極佳的和田玉鐲。
她心情好了不少。這對鐲子,大概回本大半了。
很快又有訊息來。
說是高公公從慈寧宮出來後,便帶著名冊,將今日以榮妃為首的后妃主動為太后壽宴和災情捐款之事傳到了朝上,蕭熠對此大為讚賞。
聽到皇帝捐了錢,一眾后妃全都捐了銀,滿朝文武如何能幹看著?
立馬有人提議,眾朝臣也慷慨解囊,用捐款的方式為朝廷減輕壓力,為太后娘娘祈福,為百姓解困,以固大乾江山千秋萬載!
一呼百應,此次災情甚至都不用再動用國庫……
沒過多久,又有訊息來,說太后娘娘收到了重華宮送去的三十頁經書後,極為不悅,將其中十三頁都打了回去,直言敷衍,沒法用於禮佛,勒令舒妃娘娘誠心以待之……
寧安聽得直嘖嘖。
榮妃是真厲害啊!
所以昨日去重華宮時,她就已經想好如何讓唐靜舒氣急敗壞昏了頭,在不理智的狀況下當著眾人面只掏五百兩銀子了吧?
偏昨日去重華宮還是自己提出來的,她那麼短時間就已經想好接下去要走的好幾步了?
難怪今日來那麼早,還那麼亢奮,敢情不是起得早,而是一夜沒睡都在各宮遊說捐款吧?
這一箭是射了幾雕?
踩了唐靜舒,討好了太后,還賣了皇帝人情。榮妃娘娘心有大愛,連黎民百姓都得誇她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