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姐妹齊心辦宴,孝心一片,哀家看在眼裡,這便是最好的壽禮。”
話已到了如此地步,榮妃還如何辯駁?
好個協助,好個幫襯,都在打她的臉。虧她之前還那麼努力,既是為太后壽宴籌銀子,又幫著算計那些朝臣,到頭來,全是為他人做嫁衣了。
寧安也聽明白了。
如自己先前猜測,太后要的,就是後宮平衡。舒妃倒下她就扶莊妃,總之誰都別想拿到後宮真正大權。說白了,應該都是在為她的自己人鋪路……
“榮妃和莊妃還得要忙,便散了吧。”太后揮了下手。“千金宴的名單,榮妃儘快擬定好,交給哀家過目。”
榮妃深吸一口,“敢問太后娘娘,參加千金宴的閨秀,總人數定在多少合適?”
“至少也得個……百人吧。”
“那入宮的名額定在多少合適?”
“咱這後宮人太少了,看著冷清。這次最少也得選十五人以上。二十到三十最佳。”
這話,令得殿中抽氣聲不斷。
這邊眾人剛要行禮退下,太后卻又手指了寧安,“安貴人留下。”
她笑得和藹,“這闔宮啊,哀家最喜的就是安貴人。只有安貴人能夠伺候好皇上,為哀家分憂。這些日子,肚子可有動靜了?”
太后就這麼當著眾人問出這話,成功將寧安架到了眾人厭恨的高處。
“奴婢福薄,未有動靜。”
“所以哀家就說,安貴人還是得多求神拜佛抄抄經。既安貴人已經能連續伺候皇上,想來傷也養好了。那麼,今日便留下陪陪哀家吧。”
眾人紛紛離開。
榮妃一肚子的氣,走得飛快。
瑜貴嬪慢了一腳,拍了拍寧安肩,留了句“自求多福”。
寧安心中叫苦不迭。
她這身子,真就很不舒服……
人都走了,太后也不裝了。
她甚至都沒搭理寧安,只瞥了一眼,就離開了。
寧安就這麼站在殿中,一站,就是兩刻鐘。
知道她膝蓋發軟,痠痛不已,錢嬤嬤這才出現,讓寧安跟上她去小佛堂。
一步入,寧安便知,太后這是存心讓她今晚沒法侍寢。
這不,小佛堂裡已經擺了幾桌子的佛經。
掃了眼,其中大部分都是重華宮唐靜舒的筆跡。
錢嬤嬤:
“昨日有小太監冒失,不小心將這些經書給打亂了順序。小主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先將這些次序錯亂的經書一份份整理出來。”
“整理出的每一份,都得從頭到尾檢查可有錯漏和錯字。”
“每整理一份,都要用線裝訂。”
“以上的這些步驟,小主都得跪於蒲團,真心實意,恭恭敬敬完成。”
錢嬤嬤開始給寧安做示範。
“裝訂完的經書供置佛前,隨後回到蒲團三拜九叩。”
“隨後再開始第二本經書的整理,比對,裝訂和供奉……”
“太后娘娘說了,小主只要心誠,佛祖定然保佑小主早日懷上麟兒。皇上能否早日開枝散葉,就看小主誠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