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路上,陳守信心情格外愉悅,今天不僅順利透過考核,還收穫了兩個能說得上話的朋友。這在他看來,比考核透過更讓人高興。
春日的暮色溫柔地籠罩著四合院,遠處傳來孩子們嬉鬧的聲音。最近院裡喜事連連,閻解成和於莉的婚事剛辦完,秦淮茹的肚子也顯懷了。
雖然陳守信在院裡依舊是個小透明,但該隨的份子錢一分不少,他深知在這個年代,人情往來的重要性。
剛進院門,就聽見一陣熟悉的腳步聲。
“陳師傅,在家呢?”
是街道辦的王建國,這位老好人總是笑眯眯的,讓人如沐春風。
“王哥快請進。”陳守信連忙開門相迎。
“手續終於批完了。”王建國笑著遞過來兩本紅本本,“你小子可是咱們這片第一個響應政策的。”
陳守信接過證件,手有些發抖。五十三平米的房子,加上門前的小院,一共花了一百三十九塊錢,這可是實打實的產權房,在這個年代,意義非同尋常。
“謝謝王哥專程跑一趟。”陳守信由衷感謝。
“應該的,你這樣的年輕人就該有點追求。”王建國笑著擺擺手。
送走王建國,陳守信站在屋裡,環顧四周。東邊分出的衛生間和廚房,西邊搭建的二層小閣樓,窗臺下的大書桌,一切都在慢慢變好。
他開啟煤氣灶,準備犒勞自己一頓。鍋裡的康帥傅泡麵很快煮好,今鑼火腿腸的香氣在狹小的空間裡瀰漫。
遠處傳來賈張氏的咒罵聲,陳守信充耳不聞,終於等到漲薪那天,心裡那個美滋滋,房產證到手,這雙喜臨門的日子,值得好好慶祝一番。
夜色漸深,院裡漸漸安靜下來。陳守信坐在書桌前,翻開一本機械原理的書籍,雖然有系統加持,但他深知,真正的技術進步還得靠自己鑽研。
明天是休息日,他打算去趟五金市場,買些工具回來,最近看中了一套進口的千分尺,雖然價格不菲,但對提高加工精度很有幫助。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四合院斑駁的牆壁灑落,陳守信站在門口,手中的房產證和土地證在晨光中泛著微光,他輕輕撫摸著證件上的印章,彷彿在確認這一切都是真實的。
“終於...”他喃喃自語,目光掃過院子裡新栽種的花草。一百多平米的自留地,二環以內的四合院,在這個年代已經足夠令人羨慕。
陳守信深吸一口氣,轉身走進屋內,房間雖然簡陋,但每一件傢俱都透著他的心思,角落裡擺著一個木箱,那是他這些天的心血。
開啟箱子,五節套杆整齊地躺在其中,嶄新的紡車輪在晨光中閃著金屬光澤。這是他花了整整一週的工餘時間打造的釣具,連輪子上的皮帶都是從修車鋪淘來的廢舊輪胎製成。
“這手藝...”他摩挲著釣竿光滑的表面,嘴角不自覺地揚起。
工廠裡的日子也變得不一樣了。以前,他總是獨來獨往,現在卻發現身邊多了許多善意的目光。
“陳師傅,這零件加工得真是絕了!”李師傅端詳著他剛完工的零件。
“守信啊,今兒個手藝又見長了。”張老王擦著汗走過來,“下班要不要一起喝兩盅?”
陳守信婉拒了邀請,他今天有更重要的事,揹著精心準備的釣具,他早早來到了北海。
湖面上霧氣繚繞,岸邊已經站滿了釣友,大多數人擠在東岸,那裡陽光充足,看起來很是熱鬧,陳守信暗自搖頭,這些人顯然不夠專業。
“四月的魚...”他目光掃過湖面,“都喜歡往暖和的地方鑽。”
遠處,他看到了三大爺閻埠貴彎著腰在調整魚竿,兩人目光相遇,閻埠貴立刻轉過頭去,假裝沒看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