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歐同志說得對。”陳守信微微一笑,“不過做魚也是有講究的......”
他開始詳細描述起烹飪的步驟,從選料到調味,從火候到擺盤,說得頭頭是道。
老歐頭聽得入神,不知不覺嚥了咽口水,就連一直在看書的歐雅琳也放下書本,專注地聽著。
“小陳,你這廚藝水平不簡單啊。”老歐頭讚歎道,“在哪個飯店當廚師?”
“我在機械廠上班。”陳守信笑著說,“做飯只是業餘愛好。”
歐雅琳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一個普通工人,怎麼會有這麼專業的烹飪知識?
“對了,老歐同志,”陳守信覺得時機差不多了,“我想問問,汽油票難搞嗎?”
老歐頭的表情立刻警惕起來:“怎麼突然問這個?”
“是這樣的,我想改良一下做飯的方式......”陳守信開始耐心解釋油制氣的原理。
老歐頭聽得雲裡霧裡,只好求助地看向孫女。
歐雅琳也是一頭霧水,只好問道:“具體怎麼操作?安全嗎?”
“其實我家已經裝好了,”陳守信提議道,“要不這樣,一會兒去我家看看?正好可以嚐嚐我做的麻辣魚。”
“好主意!”老歐頭眼睛一亮,“小劉,你去家裡拿點糧食來,再......”
話說到一半,陳守信的魚竿突然劇烈晃動起來,水面激起陣陣波瀾,魚竿彎成了半月形。
“這次恐怕是條大貨!”老歐頭激動地站起身。
陳守信穩穩地控制著節奏,不緊不慢地收線,他的動作行雲流水,彷彿與魚竿融為一體。
老歐頭在一旁急得直搓手,生怕錯過了一條大魚,他已經開始幻想晚上的美味魚宴了。
歐雅琳也放下了手中的雜誌,饒有興致地看著這一幕,她還是第一次見到有人能把釣魚玩得這麼有意思。
“彆著急,慢慢來......”陳守信沉著地說道,這一刻,他倒是沒有往日那種老氣橫秋的感覺,反而顯得格外從容不迫。
水面突然炸開,一條足有三四斤重的大鯉魚躍出水面,在陽光下閃爍著銀光。
“好傢伙!”老歐頭驚呼道,“這麼大的鯉魚,今年還是頭一次見!”
陳守信穩穩地將魚拉上岸,動作嫻熟地取下魚鉤,大鯉魚在魚簍裡甩動著尾巴,濺起陣陣水花。
“小陳,你這手藝真是絕了!”老歐頭連連稱讚,“我釣了這麼多年魚,還沒見過誰能這麼輕鬆就釣上來這麼大的鯉魚。”
陳守信謙虛地笑笑,心裡卻在盤算著怎麼開口要汽油票的事。
就在這時,歐雅琳突然說道:“陳同志,我看你不像是普通工人。”
陳守信心裡一緊,面上卻不動聲色:“怎麼說?”
“你看,”歐雅琳從包裡拿出一本雜誌,翻開其中一頁,“這篇署名‘陳至'的文章,是不是你寫的?”
陳守信看了一眼,是他前幾天投稿的那篇《論工業發展與民生》,沒想到這麼快就發表了,而且被歐雅琳看到了。
“確實是我寫的。”他承認道,“業餘時間喜歡看看書,寫寫文章。”
“這文章寫得很好,”歐雅琳認真地說,“觀點獨到,論證嚴密,完全不像是一個普通工人能寫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