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芸同志,你先別急。”陳守信調整了一下坐姿,“你是怎麼知道我在這裡的?”
趙芸站住腳,轉過身來。她眨了眨那雙大眼睛,露出一絲狡黠的笑容:“這個啊...是歐伯伯告訴我的。”
“歐伯伯?”陳守信一愣,“你是說老歐頭?”
“對啊,我跟歐雅琳是好朋友呢。”趙芸在床邊的椅子上坐下,“其實我這次來,是來傳話的。”
她的表情變得認真起來:“那個晁鋒和夏流的事情,歐伯伯已經跟他們兩家談過了...”
陳守信聽著趙芸的話,心思卻飄到了別處,老歐頭為什麼會插手這件事?雖說之前在北海公園一起釣過魚,但也就是那麼點交情而已。
除非...是因為那本書?
想到這裡,陳守信心裡突然明朗起來。
“趙芸同志,”他打斷了趙芸的話,“你父親是...”
“我爸啊,”趙芸笑得更加狡黠了,“你應該認識,不過現在還不算真認識。”
陳守信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這個答案,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
“那就替我謝謝你父親,也謝謝歐伯伯。”
“陳大哥放心,這事很快就能解決。”趙芸說著站起身,整了整裙子,“等你好了,我去北海看你釣魚啊。”
看著趙芸離開的背影,陳守信陷入了沉思。
這件事比他想象的要複雜得多。表面上看是一起普通的鬥毆案,但實際上卻牽扯出了一張龐大的關係網。
老歐頭出面調解,趙芸的父親在背後運作,就連軍方都參與其中。而這一切,很可能都源於那本《亮劍》。
那是一本描寫527旅的小說,經過藝術加工後出版,在軍隊系統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有人對此心生嫉妒,也有人心懷感激。
而趙芸的父親,顯然是後者中的重要人物。
窗外的陽光透過百葉窗的縫隙斜射進來,在地面上投下一道道光影。陳守信看著那些明暗交錯的光線,回想起寫作《亮劍》時的點點滴滴。
當時他只是想透過文字記錄那段歷史,讓更多人瞭解那個年代的故事。沒想到這本書,竟然在不知不覺中為他編織了一張看不見的保護網。
門外的走廊上,腳步聲漸漸密集起來。
有人在低聲交談,斷斷續續的對話飄進病房:“...首長的意思是...”
“...那兩個小子已經...”
“...要給個說法...”
陳守信閉上眼睛,嘴角微微上揚,看來,事情很快就要有結果了。
不管結果如何,至少他明白了一件事:即便是在這種時候,總有人會記得那本描寫戰火年代的小說,記得那些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情誼。
這大概就是文字的力量。它能夠跨越時空,連線起素不相識的人,在需要的時候,化作一道無形的援手。
病房裡重新安靜下來,陳守信看著自己手腕上的手銬,突然想起了小說中的一個場景。那是一個戰士在戰場上受傷後的獨白:“傷痛是暫時的,但戰友情誼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