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陳守信勉強笑了笑,“我這不是閒不住嘛。”
第二天一早,陳守信就來到了721所,初春的晨光透過玻璃窗灑進走廊,他的腳步聲在空曠的走廊裡迴響。
“喲,陳總師這是待不住了?”迎面走來的老李打趣道,“都沒歇上幾天呢。”
“就是來看看。”陳守信笑著應付,目光卻不自覺地瞥向實驗室的方向。
新辦公室很寬敞,是兩間打通的房間。陳守信站在窗前,望著遠處林立的廠房,思緒紛飛。作為所裡少有的幾個沒有留學經歷的科學家,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
“陳總師,您要的資料都送來了。”小王推門進來,手裡抱著厚厚一摞檔案。
“放這吧。”陳守信示意了一下桌角,隨即又埋首於手中的圖紙。
連續幾天的研究讓他逐漸找到了突破口。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頂吹氧氣轉爐鍊鋼法雖然先進,但仍存在諸多問題:碳氧沸騰不夠理想,轉化反應速度變得遲緩,液體混合的動力不到位......
而底吹工藝雖然在脫磷方面有獨特優勢,卻也有其侷限性。兩種工藝,各有千秋。
“如果能把兩種工藝結合起來......”陳守信的手指在圖紙上輕輕敲擊,眼神逐漸明亮起來。
很快,一份詳細的研究報告擺在了新所長面前。
“頂底復吹轉爐鍊鋼法?”新所長仔細翻看著報告,眼中閃過驚喜,“這個想法很大膽啊。”
“理論上是可行的。”陳守信解釋道,“只是需要實踐驗證。”
“我這就向冶金部反映。”新所長拍板道,“爭取儘快安排實驗場地。”
沒過幾天,冶金部就給出了積極回應,他們決定在石市鋼廠進行實驗。
“要出差?”周語聽到這個訊息時,臉上閃過一絲擔憂,“去多久?”
“應該不會太久。”陳守信收拾著行李,“就在石市,離得不遠。”
“爸爸......”陳景舟站在門口,小臉上寫滿不捨。
陳守信蹲下身,輕輕抱住兒子:“爸爸去幫國家做點事,很快就回來。”
第二天清晨,羅志勇開車來接他。
“陳總師,羅陽前兩天還說要去看你呢。”羅志勇一邊開車一邊說道。
“謝了老羅。”陳守信靠在車座上,“等忙完這陣子再說吧。”
車子駛進石市鋼廠,陳守信直奔研發車間,廠房裡機器轟鳴,熱浪撲面。
“陳總師,要不要先去食堂?”工作人員熱情地招呼,“大家都等著想聽您講兩句。”
“進度趕得緊工作壓力大。”陳守信搖頭,“先去車間看看。”
研發車間裡,裝置已經準備就緒。陳守信站在轉爐前,仔細檢查著每一個細節。汗水順著他的額角滑落,但他渾然不覺。
“溫度控制要精確,送氧量要準確。”他不斷叮囑著工作人員,“每個環節都不能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