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羨寧的親媽來電視臺鬧,這件事不出幾分鐘,就已經傳的後臺人盡皆知。
畢竟電視臺這個地方,真的是最八卦的地方,工作人員這工作職能,也根本攔不住八卦的心思,領導的警告那就是耳旁風。
三人成虎,問責時根本找不到人,因而大家也就無所顧忌了,再說了,最重要的原因是容羨寧那邊沒有禁口。
他才是當事人。
他都沒發話,大家也不能自我閹割吧,因而也就趁著這個時間差充分發揮八卦的樂趣。
沈又安很快就知道了。
休息室裡的其他人也都同一時間知道了。
張妍咂舌:“他媽媽想幹什麼呀……。”
天底下有這樣的母親嗎?不僅不幫孩子,還盡扯後退。
容羨寧走進休息室,大家望向他的目光充滿了同情與憐憫。
容羨寧什麼都沒說,坐回原位,拿起筷子默默的繼續吃飯。
即使飯菜早已涼透。
沈又安倒了一杯溫水放在他面前,沒有說話,默默的陪在他身邊。
容羨寧端起水杯,仰頭“咕咚咕咚”一口氣全部喝掉。
少年仰起的脖頸間青筋暴凸,似滿腔隱忍的憤恨,無聲的訴說著委屈。
休息室裡只餘冗長的沉默。
下午兩點,終極挑戰正式開錄。
中午容羨寧親媽鬧的那一出,導演組很擔心影響到容羨寧的狀態,但沒想到出現在演播廳,他整個人看起來跟沒事人一樣,只是整個人看起來更隱忍堅毅了些。
終極挑戰的比賽規則,節目組一共給出六個選題,六位選手根據積分排名逐次選擇自己擅長或者適合的議題,每一道題的背後有一位專業級出題人。
這就有點像是論文答辯了。
但更考驗思維邏輯以及現場應變能力和口才,每個人只有半個小時的準備時間。
六位選手依次作答之後,由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及研究院的一百位專業學者打分,得分最高者即為本屆頭腦風暴的總冠軍。
六位選手中,沈又安總積分最高,由她先選議題。
第一個先選的人肯定有優勢。
只見面前的大螢幕上出現六個板塊,分別涉及自然科學/生物醫學/經濟學/理工學/藝術學/文學。
每個人可重複選擇,但相應的風險會大,畢竟有珠玉在前。
沈又安毫不猶豫選擇了自然科學。
大螢幕播放了一段有關於自然科學的vcr,剪輯的非常好,讓人深刻感受到自然與科學的深邃與魅力。
然後大螢幕出現一位女子的身影。
她穿著實驗服,看背景應是在實驗室,鏡頭無聲的記錄著她的一舉一動,雖然面罩遮住了臉,但認真工作的女人最有魅力。
女子完成工作後,走出實驗室,摘下了面罩。
女子有一張秀雅的面容,無框眼鏡後是一雙深邃而沉靜的眼眸,似掩藏著無盡的智慧。
“1975年,史蒂芬霍金與貝肯斯坦提出黑洞會緩慢的向外輻射能量,導致了一個問題,黑洞蒸發後,所有與之相關的問題都丟失了,因而違反了資訊守恆律,數年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物理學家提出了許多猜想與模型,所以我的論題是,黑洞資訊悖論。”
女人睿智的微笑在眼前徐徐展開。
然而場上除沈又安之外的五位選手流露出不同程度的凝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