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聯絡他的父母。”
結束通話電話,林風沒有片刻停歇,他開啟了辦公室裡的全息投影裝置。
他沒有寫任何文字,而是直接呼叫了系統裡的3D戰術模擬功能。
空氣中,一個穿著北境風暴藍白球衣的虛擬小人,憑空出現。
那個小人,像一道黑色的閃電,在虛擬的球場右側底線和三分線之間,進行著雷霆萬鈞的折返衝刺。
他的身後,拖著一道道紅色的資料軌跡線。
那軌跡線,精準地勾勒出了他在林風“幾何進攻”體系裡,將要扮演的角色。
一把撕裂防守,無堅不摧的利刃。
林風將這份詳細規劃了沃克未來三年成長路徑、戰術地位、專屬訓練計劃、甚至精確到每日卡路里攝入的PPT,加密後,直接發給了沃克家人的郵箱。
做完這一切,他又拿起了另一部電話。
這一次,是打給傳奇中場,前英格蘭鐵血隊長,保羅·因斯。
“因斯先生,我是北境風暴的林風。”
他的語氣裡,帶著對一位傳奇應有的尊重。
“關於您的兒子,湯姆,我無法向您保證他能立刻打上首發。”
“但我可以向您保證,在這裡,他將得到全英格蘭,不,是全世界最科學、最系統的成長環境,和一個肉眼可見的,光明的未來。”
“鳳凰訓練中心二期工程已經啟動,裡面的反重力恢復艙和動態捕捉分析系統,隨時為您和湯姆敞開。”
在接下來與球員經紀人的一輪輪電話周旋中,林風展現出了讓體育總監理查德·阿諾德歎為觀止的談判技巧和心理博弈能力。
他總能一針見血地抓住對方內心深處最渴望的東西。
有時候是錢。
有時候是球員看得見摸得著的未來。
相比之下,利亞姆·布里德卡特和彼得·哈特利的引進,就顯得波瀾不驚,林風用“先租後買”的靈活方式,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就敲定了這兩位年輕的防線補充。
幾天後。
林風的佈局,開始顯現出它恐怖的效果。
萊恩·肖克羅斯的經紀人,徹底動搖了。
金錢。
未來規劃。
特別是那條“二次轉會分成”的魔鬼承諾,像一個穿著黑色風衣的魔鬼,在他耳邊不斷地低語,誘惑著他,讓他根本無法拒絕。
他決定,立刻飛去曼徹斯特,去說服自己的球員,那個桀驁不馴的肌肉棒子,重新考慮來自北境風暴的報價。
凱爾·沃克的父母,也被林風那份專業到堪稱恐怖的PPT,徹底打動了。
他們開始給自己的兒子和謝菲爾德聯俱樂部施加壓力。
至於那兩個還未成年的孩子,17歲的凱爾·沃克和15歲的湯姆·因斯,林風已經讓法務團隊準備好了完全符合NBA勞資協議和英足總雙重規定的青訓合同與學徒合同。
每一個細節,都精確到滴水不漏。
傍晚時分。
理查德·阿諾德的電話,再一次打了進來。
這一次,他的聲音裡,充滿了那種壓抑不住的,幾乎要爆炸的興奮。
“老闆,成了!肖克羅斯同意了!”
“他說……他說他想為一個真正懂他價值,能讓他用身體去撕碎對手的老闆打球!”
“現在,就看曼聯那邊,會不會設定什麼障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