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域記》執一洲之牛耳篇
日月仙域,日月天都,起明星。
這是一顆古老的生命星辰,古老到日月仙域還不叫這個名字的時候,它便已經存在了。
只是那個時候,它也不叫什麼起明星,而是被人稱作“南魔星”!
現如今起明星九洲四海的格局,在那個時候只有東南西北四洲四海,甚至於,更開始的時候唯有一座大陸而已。
所謂的那個時候,即是此紀元之前的某個戰爭亂世裡,仙域四處紛爭不斷,戰火連天,星空成墟,幾乎沒有什麼地方是和平安寧的。
而禍亂最大的源頭,便是外道天魔!
這些從神祇紀元後,就已經被徹底封印於崑崙山下的魔道勢力,不知為何突然又現魔蹤。
它們擁有汙染眾仙心智的強大魔氣,但凡是仙主之下的修士,全都會淪為外道天魔的走狗爪牙,無條件聽其命令列事,彷彿失去了自我一般。
因此,那時候的仙域簡直化作了一座無間魔獄,到處充斥著汙染與征伐,殺戮與血淚……
為降魔,有眾神之鄉稱謂的崑崙山,派出了一位名叫贔屓的神主,它是真龍族後裔,又持四象聖神之首蒼龍的神兵行走仙域,幾可謂是所向披靡,難逢抗手。
終於,在某一天,贔屓神主找到了罪魁禍首的一頭外道天魔,他們雙方只打了個照面便展開激烈大戰,於不同星空之間輾轉挪移,最後直殺到起明星所在的地方。
明知再戰下去必輸無疑,贔屓神主於是毅然決然祭起蒼龍刀,以神刀合一的手段向外道天魔發動殊死一搏。
那一戰,起明星上的唯一大陸被刀鋒斬開了一個大叉,從此大陸被兩道寬闊海峽一分為四,四洲格局因此誕生。
而外道天魔也被贔屓神主以付出生命為代價,鎮壓封印在了南洲以南的南海海溝之下,所以這顆生命星辰便被人喚作“南魔星”,以世世代代警醒眾仙,這顆星球上封印了一頭外道天魔。
至於後來“南魔星”為什麼又改名叫“起明星”,自然是因為日月仙域初代域主的原因,那對道侶兼同學,乃是起明星明昧之庠的第一代弟子。
其實明昧之庠之所以建立在東海贔屓島上,根本原因也是為了看守南海下的外道天魔,收徒教學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
卻不想,果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座修仙學府竟然教出了兩位,超越當年贔屓神主的優秀學子,即日月雙主。
歲月悠悠,白駒過隙,如今起明星上的九洲四海,新興勢力如雨後春筍般崛起,除五行洲被妖族牢牢佔據主導之外,其餘四方洲皆由人族當家做主。
東南西北四座大洲上,每一洲都有十大修仙宗派,為爭奪執一洲牛耳的話語權,這些宗派之間又會每隔千年,舉行一次宗派年輕一輩的聚會試煉。
這其中看似是年輕一輩的較量,實則卻是各宗派背後的大人物在周旋博弈,畢竟作為仙王巨擘的他們,若是親自下場,那就很難輕易收場了。
因此,派出己方宗門內的頂尖年輕天才,掂量一番其他宗門後起之秀的實力,也好互相知根知底,由此推算出各宗門間的底蘊差距,謀定而後動。
一座仙域雖大,中心天都卻已經是鍾靈宇宙造化之極致了。唯有強者吞噬弱者變得更強,才能將資源整合,培養出更多的強者。
弱肉強食,強者為尊!這是仙域亙古不變的真理法則。
遍數四方洲,東洲十宗明面上的最強宗派當屬縹緲劍宗,此宗竟有兩位仙王坐鎮,而且他們還是一對羨煞旁人的劍仙道侶,男的自稱吞江劍王,女的自稱飲湖劍妃,也因此整個縹緲劍宗上下,都是一男一女的道侶雙人組合。
南洲的十宗之首名為合歡宮,這一宗派的門人多為女修士,雖然只有一位女仙王坐鎮,可這位道號“風月”的合歡宮主,其交友人脈實在令人歎為觀止,據聞南洲其餘九宗的宗主絕大部分都與其有染,只因合歡宮走的是雙修採補路數,總是朋友多過敵人。
西洲十宗之首叫作歡喜禪宗,這一宗派與合歡宮有些類似,只是門派中人皆為僧侶,宗主空色禪師奉行爐鼎敦倫,涸澤而漁,常常為西洲本土修士所不恥。
至於北洲的十宗之首則是魔影神教,這一宗派主修的是分身法術,一道魔影往往有自己五成以上的修為,魔影修煉的數量越多,實力也就越是強橫,據說教主皇甫天煞已經修出了上萬道魔影,整個起明星都難尋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