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藝出版社。
夜已經深了。
可辦公室裡面依舊是燈火通明。
影印機咔哧咔哧的運作著,終於在發燙停止工作前,將幾十頁的稿子影印出來十幾份。
少數幾個女編輯已經下班,會議室裡面,個個老煙槍開始了吞雲吐霧。
主編葉良友低頭看著原稿,當然了,雖然看著是原版手稿,可他娘也是影印件。
就是不曉得,是擔心稿子出事,還是說,手稿投到別的地方了。
人心不古,現在這一稿多投的情況,蠻常見。
他的眉頭皺的很緊,看了兩章,就覺得這個鬼吹燈的故事,很不一般,可以說引人入勝。
小說終究是獵奇,就像看電影,天天都是樣板戲,多少有些無趣。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小說,還是用來消磨時光。
至於領會什麼人生道理,還當自己是學生呢?
“諸位,先看看吧。”
葉良友抬起頭,讓人把尚有溫度的影印件下發給每個編輯,自己則是又低下頭繼續看。
即便是他,也稍有些拿不準主意。
《鬼吹燈》。
聽著可沒有那麼容易過,封建迷信的大帽子扣下來,受得了?
會議室內瞬間安靜下來,只有紙張翻動的聲音,就連火柴擦動的動靜,都漸漸少了。
這群人中,只有秦思偉最是無事,這稿子,他已經看完。
故事精彩出奇,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敢不敢收。
你老葉可是說,要賺錢,不考慮別的。
真要是收了,無論是出版還是放在自家雜誌上連載,他這份功勞,都少不了。
至少不會被人指著鼻子說磨洋工,老油條。
都是閱稿無數的編輯,一下子就判斷出來,這份稿子用語精煉,絕對是老手寫的,沒有多少廢話。
那手字就別說了,整個出版社,怕是沒有幾個人能趕得上。
一上來就服氣大半。
關鍵是這個題材,陰森幽遠而恐怖,和直白的神鬼小說相比,又更貼近現實。
氣氛烘托起來,甚至讓人覺得,這就是真人真事。
在東北那旮旯,真有這麼一個野人溝。
對於一本小說而言,這便是最大的讚譽。
“說說吧,都有什麼看法?”
葉良友吐出一口濁氣,哪怕他是總編,真想用這樣一份稿子,也很有壓力。
若是有支援,心裡會稍微堅定,也更有底氣和上面談。
“故事好,文筆佳,沒得說。”
有人馬上接話:“我恨不得馬上去找這個作者,看看後面到底是什麼樣的故事,這野人溝都這麼驚險刺激了,那精絕古城還不得上天啊?哈哈。”
“還好有你們這群老幫菜陪著,要不然啊,這要是一個人看,還真有點發憷。”
稱讚完了,後面就該是挑刺,老流程。
“說起來,這刺也沒啥好挑的,就是一個問題,能不能用,畢竟我們也是大出版社,還得考慮影響,公然出版這種鬼啊怪的,一旦出事,要不要負責任?”
一針見血。
換言之,認可歸認可,但是,文字工作者,該有的敏感性,不缺。
沾上封建迷信,這帽子,可大可小。
“嗨,我看也沒啥,這名字雖然叫鬼吹燈,可裡面也沒有什麼鬼啊怪的,都能自圓其說,賦予了科學解釋,要麼就是留白,世界上那麼多未解之謎,誰敢保證沒有呢?”
有人直接反駁。
登時雙方就開始吵嚷起來,可也沒有多少結果。
事情很明確。
需要有人擔當這個責任。
葉良友看向一直沒說話的秦思偉:“秦編輯,這稿子是你發掘的,你有什麼看法?”
聞言,秦思偉沉吟片刻,咬了咬牙,直言不諱。
“主編,這都加入WTO了,凡事都講市場經濟,我就說,這稿子哪怕我們不要,老大人民文學不要,可故事會這種雜誌,肯定會要,不影響人家作者賺錢,可我們,錯過就是錯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