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藝出版社。
若說寒暄只是前奏,那麼關於合同以及出版事宜才是高潮。
書生不愛錢?
書生也愛錢!
至少對於大部分作者來說,都是如此。
人都要吃喝拉撒,這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張藜從葉良友出現之後,就沒怎麼說話。
這老頭子身上,帶著一股子讓人信服的味道,懷疑消散的差不多。
至於張澈,則是和葉良友聊得盡興,話題都不限於《鬼吹燈》小說本身,而是慢慢延伸到民俗文化,甚至是歷史典故當中。
談天說地,何處都可涉及,且都能說出點道理來。
一老一少,相談盡歡。
葉良友眼神中的讚賞更是遮掩不住,小小年紀,能懂這麼多,包括連他都不甚明白的冷僻知識。
寫出來這麼一部作品來,完全不奇怪。
他甚至有些遺憾,這部小說,好看歸好看,但從文學角度而言,終究是差了些。
不過,這僅僅是開始,才十七歲,往後有的是機會。
聊天麼,張澈自然是無所畏懼,後世經受網際網路狂潮,接受資訊的速度大大加快。
但凡在網上衝過浪,即便是古今中外,都能侃侃而談。
張藜在旁邊聽的一愣一愣,只覺得這個弟弟,突然一夜之間就長大了。
男人就是這樣麼?
小的時候幼稚,但認真起來,也成長的極快。
她扭頭看向正在和出版社法務一點一點糾著細節的男友,臉上的表情很是認真。
這約莫就是男人的魅力所在......
快到中午時間,合同的事情,總算搞得差不多。
按照的張澈的要求,關於《鬼吹燈》這個系列IP掌控在自己手上,以及往後的影視改編,徽州文藝都無權干涉。
簡而言之,僅僅是將紙質出版的權利授權給到徽州文藝。
其他的,都在張澈手裡。
葉良友雖是覺得奇怪,但想到年輕人,多是這麼自信,也就沒有糾結。
這玩意能出版書籍就不錯了,還想登上大熒幕,估摸著有些難度。
不過,足見這個年輕人對於未來的趨勢判斷,很樂觀。
對於徽州文藝來說,出版就是目前最大的賺錢渠道,別的倒也沒有涉獵。
版稅還是5%,蓋章,簽名,就算是正式達成合作。
當然了,張澈目前還沒有成年,是個問題。
但許林也有解釋:“對於年齡的問題,倒也不需要過於考慮,如今張澈有了版稅收入,能獨立支援自己的生活,就可以視為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簽署合同。”
當然,說是這樣說,但裡面還有些邏輯的漏洞。
這個版稅,可還沒到張澈的手裡,而合同已經簽了。
籤的時候,能不能算民事行為能力人,要是後面翻起來,又是個麻煩事。
“葉主編,我另外帶了份稿子,還請過目。”
張澈察覺到略有些沉悶的氣氛,轉身從包裡拿了裝訂好的稿紙來。
“這算的上是前傳,人物獨立於現在的故事線,但又有聯絡,我是打算在貴社的雜誌上連載,今天既然有機會,還請兩位掌掌眼。”
“哦?”
葉良友皺起的眉頭緩緩鬆弛下來,接過稿子,默默看了起來。
至於秦思偉,卻也只能在旁邊候著,乾著急。
稿子並不多,也就五章左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