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地方沒有什麼熟人。
“謝謝阿姨。”
張澈來不及細想,道了聲謝,就準備離開。
“不用謝,小時候抱你,你也不打聲招呼,直接尿了我一手。”
阿姨笑意吟吟。
張澈:“......”
回到家。
草草吃完飯。
張澈進了房間,先是開啟那份廬州寄過來的信件,不出意外,就是徽州文藝寄出來的《徽州故事》。
簡單翻了翻,沒啥特殊,都已經看過,便是放下。
視線落下旁邊的那封白色信件。
字跡上看不出來什麼,好像是刻意隱瞞身份,寫出來似是小學生寫的。
哪怕他自認為書法尚可,也無法和記憶中的任何字跡對應得上。
張澈倒也沒有什麼刁民謀害朕的遐想,小心拆開信後,發現裡面也就一張疊起來薄薄的紙。
紙上沒字,好像就只是用來包裹裡面的東西。
那是一張郵票。
上面寫了只國畫猴。
難不成這就是傳說中的猴票?
張澈皺起眉頭,他前世對這個收藏品也沒啥興趣,見過一兩次,印象不深。
但也大概知道這玩意的價值,哪怕蓋上了郵戳,這會兒應該也能值個一兩千塊。
都不用去費勁賣,直接去縣城當鋪,當場就能換到錢,哪怕黑心打個折扣,也得有個四位數。
不少了!
最大的問題不是這個,而是誰給他寄送的這玩意。
張澈想不明白。
這猴票上面的郵戳,分明是疆區,那更是天南海北的距離太遠,一點線索都沒。
沒轍。
猜也沒法猜。
張澈只好小心的收起,放在隱秘地方。
和當初葉苒給的兩千塊錢,擱在同一處。
根本就不缺這點錢花,心意更重要。
......
廬州。
徽州文藝。
一大早,葉良友就往渠道部門以及客服部門去了電話。
這期的半月刊已經上了十天,該有什麼效果,差不多就能看出來。
以他的位置,本不應該對這個雜誌關心,日常都是管理出版的書籍。
可這幾日為了《鬼吹燈》的印刷數和上面爭論了幾次,始終無法達成統一,就越發上心。
人總是有些逆反心理,無論年紀。
回應很快,畢竟是主編,而且傳聞馬上要接任副總編的位置。
渠道反饋說這期的《徽州故事》銷量略有上漲,尚屬於正常區間。
客服是日常收讀者來信,接電話的部門。
反饋信件數量略有增長,對《鬼吹燈》的議論比較多,褒貶不一,有的覺得新鮮感很足,對於地下世界的尋幽探秘,感到極為刺激,有的則是認為太過於吸引眼球,不符合史實。
得到反饋,葉良友皺著的眉頭,算是鬆弛了些。
不怕被人罵,就怕沒人理!
叮鈴鈴。
電話又來了。
葉良友剛接起電話,便是聽見對面傳來像是大炮筒子爆炸砰砰砰的聲音。
風風火火。
“老葉啊,這次你可是幫了我個大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