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州。
秦思偉如今是一朝春風得意,走路都虎虎生威。
首印十二萬冊,才包裝好的兩萬冊,在滬上以及徽省是銷售一空,經銷商從兩天一個電話,到一日三催。
因為距離,也因為存著想要試水的心思,目前包裝好的,只在大本營徽省鋪開。
滬上則是全國各地人才匯聚之地,思潮洶湧,要是能反響熱烈,就說明這本書的底子好,有成為暢銷書的可能。
所以也放了點數量。
可實際情況比出版社預想得要好上不少,短短几日,就銷售一空!
這是什麼概念,全鋪開也就一週不到點的時間,而徽州文藝不像頭部出版社那樣財大氣粗,有錢打廣告,提前造勢。
更沒有通達全國的渠道,和新華書店的關係也就一般,明顯是讀者主動自發的行為。
時代,真的變了。
早就已經發生改變的讀者群體,正在嗷嗷待哺。
武俠式微,早些年艱苦的日子正在逐漸遠去,更多的人都想著刺激感官,就好像電影市場在引進好萊塢大片,而體育頻道,也慢慢播放起意甲以及NBA。
消遣,才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東西,不需要感悟,激情只在看的時候迸發,最多留點一絲絲回味。
不行!
秦思偉砸了把拳頭。
得讓印刷廠快點把首印的批次發出去,還得申請加印。
嗡嗡嗡~
突然,口袋裡面的小靈通發出震動聲。
這兩天電話太多,直接就把鈴聲關了。
他順手接過,對面是個陌生年輕女人的聲音,帶著點怯怯但故作勇敢的味道。
“喂,您好,請問是秦編輯嗎?我這邊是貝塔書友會的工作人員,想和您談一下《鬼吹燈》的銷售合作。”
呸,哪家渠道,別不是派了個實習生來和自己談吧?
但他沒有在電話裡面給臉色。
現在不能合作,後面又不是沒有機會。
“好的,沒問題,就是現在書比較緊張啊,等忙過這陣,我再聯絡您。”
秦思偉拒絕的很是熟練。
這兩天類似的電話不少,都是想著撈點書回去賣。
可這才印了兩萬冊,第二批印刷好的五萬冊還在加班加點的包裝。
主編腦子靈活,要求在裡面插上一張油燈形狀的書籤。
本來想做成蠟燭,但想著不吉利,就算了。
反正這兩天秦思偉拒絕成自然,除非關係找到主編那邊,才能分到點配額。
有風聲出來,葉良友的副總編位置也因為《鬼吹燈》的爆火而板上釘釘。
徽州文藝可好多年沒有出現過如此現象級的書。
有成績就腰桿硬,哪怕天降,也只能暫避風頭。
而他老秦,說不得就有機會往上夠那麼一點點。
葉主編,不,葉總編,日常作風可不是什麼過河拆橋的人,反而極為厚道。
將小靈通塞進口袋,秦思偉吹著小口哨,走向自己的位置。
而電話那頭,鄧菲則是失望的放下話筒。
能要到那位秦編輯的電話,她可是費了不少勁。
可就反應來看,估摸著就是敷衍,不是不合作,就是沒法搶到頭湯。
等銷量下來,自然會滿天下求著渠道鋪開。
但對那時候的貝塔書友會來說,就幾乎沒有了意義。
儘管如此,她還是站起身子,走到裡面的獨立辦公室。
敲了敲門。
“進來。”
是楚安妮的客氣禮貌卻不親近的聲音。
鄧菲小心推開門,將情況簡單說了下。
忐忑間,卻發現坐在椅子上的楚安妮並沒有生氣,而是微微蹙眉思索著什麼。
“這麼火,寫的什麼......”
顯然是有了兩分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