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門輕輕合上,秦錦霞終於鬆懈下來。她靠在枕上,輕聲呢喃:\"長姐,我做對了嗎?\"她的聲音中充滿了不確定,眼中閃過一絲迷茫。
屏風後,秦望溪靜靜站立,眼中滿是複雜的情緒。她從屏風後走出來,走到妹妹床前。
\"錦霞,\"秦望溪柔聲說,\"你做得很好。\"她坐在床邊,輕輕握住妹妹的手。
秦錦霞抬頭,眼中泛起淚光。\"長姐,\"她哽咽道,\"我怕...\"
秦望溪輕輕撫摸妹妹的頭髮,溫柔地說:\"不用怕,有我在。\"
姐妹倆相視一笑,無需多言。房間裡瀰漫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既有擔憂,又有希望。
窗外,一彎新月悄然升起,灑下清冷的光芒。青松搖曳,發出沙沙聲響。
遠處,馮遠英漫無目的地走在街上。月光下,他的表情陰晴不定,時而停下腳步,時而又快步前行。他的內心正經歷著激烈的鬥爭,過去的責任和未來的抱負在他心中不斷碰撞。
\"放棄世子之位...\"馮遠英喃喃自語,聲音中充滿了迷茫和不安。他抬頭望向天空,月光灑在他的臉上,勾勒出一張年輕卻滄桑的面容。
回到自己的院落,馮遠英坐在書桌前,目光落在案上的幾本書籍上。《春秋》、《孫子兵法》、《史記》...這些都是他平日裡鍾愛的典籍。他伸手撫摸書籍的封面,眼中一絲悵然。
\"真的可以放棄嗎?\"馮遠英自問,聲音低沉而沙啞。他拿起毛筆,在紙上寫下\"世子\"二字,又迅速劃去,寫了劃去,再寫再劃。筆尖在紙上留下點點墨痕,對映著他內心的掙扎。
夜深了,整個府邸都陷入了沉睡。只有馮遠英的房間還亮著微弱的燭光。他坐在案前,手中的筆不停揮動。
紙上,:\"吾心所向,雖千萬人吾往矣...\"
青松閣的燈火在秦茫茫的夜色中搖曳,如同一盞孤獨的明燈。杜嬤嬤推開門,溫暖撲面而來,看著秦錦霞靜靜躺在床上,面色蒼白。
\"今晚好生照顧二姑娘。\"杜嬤嬤疼惜的叮囑道,眉頭微蹙。丫鬟們連連應是,神色間透著幾分緊張。
杜嬤嬤轉身離去,腳步聲在積雪中發出輕微的嘎吱聲。
福壽軒內,長公主正焦急等待,手中佛珠不停滑動。
\"殿下,\"杜嬤嬤進門行禮,\"二姑娘已無大礙。大姑娘命全府上下噤聲,違者重罰。\"
長公主微微頷首,示意繼續。
\"府中下人倒也守規矣,外人打探,皆被擋回。\"杜嬤嬤低聲道,\"二姑娘還勸馮世子效仿堯舜禪讓之美。\"
長公主閉目沉思,手中佛珠悄然滑動。\"二姑娘心思通透,有孝道二字在馮遠英頭上壓著。若無捨棄爵位的勇氣,終究難逃蔣氏掌控。\"
杜嬤嬤附和道:\"大姑娘確實考慮周全。只是老奴擔心,馮世子若真放棄爵位,二姑娘怕是要跟著受苦。\"
長公主睜開眼,目光如炬:\"總好過被人拿捏一生。且看馮遠英那孩子,能否做出抉擇。\"
次日清晨,積雪初融,天際泛起魚肚秦。馮遠英獨自立於護國公府門前,面容憔悴,眼中卻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馮世子求見。\"門房通報。
長公主聞訊,略感意外,卻也隱約猜到了來意。\"請他進來,\"她吩咐道,\"備車,今日怕是要進宮。\"
馮遠英一進屋,便跪地請罪,聲音微顫:\"孫婿未能護妻周全,以至錦霞險些喪命,愧對祖母、岳母,羞愧難當。\"
他頓了頓,繼續道:\"昨日回府反躬自省,孫婿難擔忠勇侯世子之位,有負忠勇之名。身強體健不能為君盡忠,身為人子不能解母憂,身為人夫不能護妻安寧。\"
馮遠英抬頭,目光炯炯:\"願悔罪自新,自請去世子位,發奮讀書,盼不蒙祖陰,他日亦能成我大魏有用之人。\"
長公主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輕聲道:\"起來吧。用過早飯,隨我入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