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天高氣爽,正是皇家舉行秋獮大典,彰顯國威、操練兵馬的好時節。
自暢春山莊迴鑾紫禁城後,宮中便瀰漫著一股與往日不同的躁動與期盼。
皇上要親率文武百官、宗親與世家子弟及後宮部分妃嬪前往京郊的木蘭圍場,進行為期十日的秋季狩獵。
這訊息一出,沉寂了些許時日的後宮再次泛起漣漪。
伴駕秋獮,不僅是一份榮耀,更是近距離接觸聖駕、博取恩寵的絕佳機會。
各宮主位無不暗中較勁,從衣飾到隨行人員,都費盡了心思。
永和宮內,白若曦卻顯得比旁人從容許多。
她如今有四皇子傍身,聖眷不衰,去與不去秋獮,對她而言並非生死攸關。
只是,她深知,這種場合往往是意外與變數的溫床。
“娘娘,皇上昨日下了旨,命您與麗貴妃、柔妃、虞婕妤,玉婕妤,安美人幾位娘娘一同隨駕,皇后娘娘……亦在隨行之列。”春桃將剛打探來的訊息細細稟報,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
白若曦正臨窗看著宮人修剪庭中的金桂,聞言,執剪的手微微一頓。
皇后也要去?
這倒是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自解禁之後,皇后一直深居簡出,除了必要的晨昏定省,幾乎不參與任何宮廷活動,彷彿對一切都已看淡。
此次秋獮,她竟會主動隨行,還是皇上特意點了她的名?
“皇后娘娘既去,想來是皇上體恤她禁足日久,讓她出去散散心吧。”白若曦淡淡開口,眸光卻深了幾分。
皇后每一步,都值得她細細揣摩。
“奴婢聽說,皇后娘娘那邊已經開始打點行裝了,瞧著並無不願之色。”琳琅補充道。
白若曦點了點頭:“知道了。四皇子年幼,此行便不帶他同去了,留在宮中由乳母和嬤嬤們悉心照料,你們也派兩個得力的人日夜看顧著,萬不可出絲毫差錯。”她頓了頓,看向春桃,“你與春草隨我同去,琳琅,你便留在宮中,替我照看好永和宮上下,尤其是四皇子。若有任何異動,即刻設法通知我。”
“奴婢遵命。”春桃與琳琅齊聲應道。
數日後,皇家秋獮的隊伍浩浩蕩蕩地自紫禁城出發,旌旗招展,鑾駕威嚴。
皇上御駕在前,其後是皇后的鳳輦,再之後便是麗貴妃、白若曦等一眾隨行嬪妃的車駕,文武百官與八旗子弟則分列兩側,護衛隨行。
木蘭圍場水草豐美,林木茂密,乃是歷代帝王行圍狩獵的佳所。
抵達圍場後,各處營帳早已搭建妥當。
皇上與皇后居於正中的御帳,其餘妃嬪則按位分高低,依次在附近紮營。
接連三日,皇上興致頗高,每日清晨便率領王公大臣及八旗勇士縱馬馳騁,彎弓射獵。
圍場之上,箭矢破空之聲與駿馬嘶鳴之聲此起彼伏,偶有猛虎野豬被獵獲,便會引來陣陣喝彩。
白若曦等女眷則多在營帳附近活動,或登高遠眺,或在侍衛護送下於林間漫步,倒也愜意。
只是,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下,麗貴妃仗著位分與舊寵,時時尋機在皇上面前獻殷勤,一身騎射裝束英姿颯爽,倒也博得了皇上幾句讚賞。
皇后變得更加端莊了,每日只在固定的時辰出帳散步,或是在御帳休息,對周遭的爭奇鬥豔仿若未見,卻無人敢輕視她的存在。
這日午後,狩獵暫歇,皇上在御帳中設宴,款待隨行有功的王公大臣。
酒過三巡,氣氛正酣之際,忽有內侍快步入內稟報:“啟稟皇上,烈親王於帳外求見,說有祥瑞之物敬獻。”
烈親王乃是當今皇上的胞弟,素來與皇上親厚,此次秋獮亦是隨扈在側。
“哦?皇弟有何祥瑞?”皇上放下酒杯,龍目中閃過一絲興味,“宣。”
片刻之後,烈親王龍行虎步而入,身後跟著兩名內侍,小心翼翼地抬著一個蒙著明黃綢緞的……物件?不,那綢緞之下,分明是一個玲瓏有致的人形輪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