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夜這時又接著說道,“其實修佛也並非沒有差別,當然也是有的只不過這差別不是如我剛才說的那樣,佛是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人的,但卻因為人自身的差異,導致不同的人修佛的結局也不一樣。”
“有些人的明鏡臺經常打掃,所以十分乾淨,不會被汙穢所玷汙,而有些人的明鏡臺則會因為懶惰或者是其他的原因,沾滿灰塵,修佛之時,自然也就變得困難無比,前者也當然會比後者更快成佛!”
話音落下,就見松贊干布又一次直接愣住了。
他眉頭緊皺,思索了好久。
一旁的其他人也被蘇夜的這番話給震撼到了,這會兒竟也都是一邊呢喃著一邊體會其中的內涵。
突然,松贊干布抬頭,眸中神采奕奕,就見他十分興奮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修佛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審視自己,糾正自己的錯誤,讓自己的明鏡臺始終保持乾淨,這才是真正的修佛之道,想不到閣下竟然是一位大師,在下受教了!”
此刻,松贊干布語氣中幾乎滿是尊重與敬佩。
已經全然沒有了剛才那副桀驁不馴的樣子。
蘇夜點了點頭。
“既然你能明白,那便說明這悟性還是不錯的,我們之間本來也沒有高低之分,所以你也不用覺得是我教了你,不過佛門中講究點撥,這四句偈語我送給你,你就當是點撥吧。”
聞言,松贊干布躬身拱手道,“在下明白了。”
再度抬頭,松贊干布看向李承乾,平靜地說道,“原本今日在來之前,我心中憤懣不平,覺得以我的身份,應該是由大唐皇帝陛下親自接見才對,然而只是一個小小的鴻臚寺,是有些看不起我吐蕃了!”
“不過竟沒有想到,今天在此能遇上蘇先生這樣的大師,雖然只是寥寥幾句偈語,但卻讓我有種如夢初醒的感覺,這第三個回合,是我輸了,我甘願認輸。”
“大唐地大物博,人丁興旺,能人輩出,的確不是我一個小小的吐蕃可以比擬的,我松贊干布在此願意與大唐締結盟約,以後千秋萬載,大唐與我吐蕃永遠都為兄弟鄰國,絕不能兵戈相向!”
話音落下,李承乾也很是高興。
在他看來,他今天的任務可算是完成了。
雖然有些一波三折,但總也是成功了。
只是松贊干布的這話傳入蘇夜的耳中,可就有些不妙了。
歷史上這松贊干布的確是沒有對大唐發難。
反倒是因為文成公主的緣故,吐蕃與大唐的關係很不錯。
可這傢伙能保證自己不對大唐有二心,卻不能保證他的後代也是這樣啊。
歷史上,正是因為這松贊干布勵精圖治,所以才導致他給兒孫留下的,那可是一個強盛的吐蕃。
再後來。
大唐國都甚至都被吐蕃給攻破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蘇夜心中唏噓。
他真不知道自己對松贊干布的這一番點撥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因為如果趁著李世民還在的時候。
徹底解決了吐蕃這個麻煩,那或許後續也不會在面對吐蕃的時候那麼被動了……
不過這終究也只是假象。
兒孫自有兒孫福,萬一後續發生了什麼轉變呢?
這時,松贊干布又抬頭看向蘇夜,眸中滿是欣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