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晉

第4章 豪族

次日上午,顧氏依舊去龍王廟前求雨。今日天氣更加炎熱,求雨的儀式也早早的散去,因為眾人連續多日求雨未果,已經對龍王爺失去了信心。

有兩名百姓因為天氣燥熱,心中失望而失去控制,當著求雨現場鬧了起來,打翻了香案上的貢品,弄的不可收拾。所以儀式也早早的散去。

這正合了顧氏的心意,兒子李徽正在家裡等著自己一起去主家謀事。顧氏本不想和兒子一起去求主家,因為她怕被拒絕後兒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但是李徽執意要一起去,她也只能應了。

不久後,顧氏和李徽一起出了小院前往東城門內顧家大宅。

吳郡顧氏乃江南世家大族,歷史可追溯到東漢。最為輝煌的時期是在三國時期。當時吳郡四族擁戴東吳孫氏,顧家先祖之中,顧邵為孫策的女婿,顧雍為東吳丞相十九年輔佐孫權守住江東之地,可見家族之輝煌。

自永嘉南渡之後,作為吳地大族的顧氏再一次得到重視。南渡的東晉朝廷不得不爭取南方大族的支援,故而給予他們政治上的地位。

顧榮顧相顧和等人都在朝廷之中擔任要職。顧和曾擔任尚書令一職,可謂尊榮無比。家族子弟擔任郡縣官員的也很多。

由於顧氏世代根植於吳縣,顧氏族人也一直聚居於城東一帶,東城門內數條街巷皆為顧氏居住,所以吳縣城東的主街已經被習慣稱為顧家大街。

顧家大宅便坐落於通向城東門的主街之上,橫跨長街南北,分為南北兩座宅邸,均為四進八開大宅,附屬宅院無數。白牆青瓦,鱗次櫛比,氣勢恢宏,盡顯大族氣象。

如今顧氏家主為顧和一脈。顧和長孫顧琛在朝中任職,乃揚州東陽郡太守。去年顧琛的父親顧淳因為從中書侍郎的任上退下來在家養老,家主的位置事實上已經交給了顧琛。顧淳顧琛等人住在北宅。

街道南側的南宅住的是顧榮一脈的顧姓族人,顧榮的孫子顧毗一脈,顧毗之子顧悅之曾在朝中官至尚書右丞,他的兒子便是在後世大名鼎鼎的顧愷之。

只不過顧毗早年搬到晉陵置辦了產業,居住於晉陵無錫縣,其子顧悅之也長居無錫,顧愷之更是在晉陵出生的,所以吳縣的產業房舍暫交於顧悅之的堂弟顧謙照應。顧謙便也住在南宅之中,協助顧家少家主顧琛管理顧家的一些產業。

今日顧氏帶著兒子要來求肯的便是這位顧謙。

……

晌午的陽光炙熱灼人,李徽站在長街之上,看著眼前輝煌的宅邸房舍,心中讚歎不已。雖然對於江南顧氏家族的歷史並不十分了解,但是宅邸的規模和氣象最能彰顯家族的榮興。眼前這高牆朱門,重樓疊簷的高宅大宇,正直觀的讓李徽意識到江南顧氏高門望族的身份和地位。

顧氏母子從一側角門進入南宅庭院之中,前庭之中,樹木高大,樹蔭濃密。適才在街上還是灼熱難當,但進了這大院之中卻涼爽之極。

李徽一邊跟著母親往裡走,一邊看著庭院中的景象。庭院之中花木繁茂,假山魚池,迴廊曲折。來往的男女僕役們不少,穿著乾淨整潔,比之街市上的尋常百姓都體面。這更讓李徽明白世家大族的富庶和實力。

“你們怎麼來了?今日你們不是在北宅之中幫忙麼?怎地來了南宅了?”一個男子的聲音在前方響起。

李徽轉頭看去,只見大廳臺階上一名身著黑色綢袍的胖胖的男子正站在那裡瞪著自己母子。

“哦,韓先生,給您見禮了。徽兒,來見過韓先生。”顧氏一邊行禮,一邊對李徽使眼色。

李徽認識此人,此人是顧家南宅管事韓庸,掌管著南宅的一些事務,喜歡學名士風雅,人稱韓先生。

“見過韓先生。”李徽拱手道。

韓庸擺擺手道:“你們來這裡作甚?”

顧氏忙道:“煩請韓先生替我們通稟一聲叔父,就說,蘭芝有事求見他老人家。”

韓庸皺眉道:“你們也不看時候,東翁剛剛從東邊莊子回來,又累又熱,正在歇息喝茶。這時候怎好打攪?有什麼事,回頭再說。”

顧氏賠笑道:“韓先生,我們知道來的不是時候,但叔父忙碌的很,我們尋常也見不著他。還請通稟一聲,確實是有事和叔父稟報。”

韓庸皺眉看著這母子兩人,咂嘴道:“你們這些人,事情真多。天天有人來求見,拿些雞毛蒜皮之事煩擾東翁,一把年紀的人,每日辛勞忙碌,你們也不知道心疼他老人家。”

顧氏賠笑點頭道:“是,是,韓先生教訓的是。”

顧氏走上前去,伸手過去,從袖子裡取出一個鼓鼓囊囊的麻布包往韓庸手裡悄悄一塞,輕聲道:“韓先生是心善之人,我們母子確實有事要見叔父,便請回稟一聲。”

韓庸手一掂量,便知布包裡是一些五銖錢。但數量顯然不多,估摸著最多一貫錢,頓時臉現鄙夷之色。這年頭,銅錢不值錢,一貫錢只夠喝兩壺酒吃幾個菜的。

不過蒼蠅腿也是肉,聊勝於無。不要白不要,積少也能成多。於是將布包泯入袖中,轉身往裡走。

“我只管稟報,東翁見不見你們,可不敢擔保。”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