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照耀著大河兩岸的起伏的山巒。汾河雖然不寬,但是從左近呂梁太行的高山之中發源而來的支流匯聚,河水湍急,頗有氣勢。前幾日下了一場大雨,此刻河水滔滔渾濁不堪,轟鳴聲驚天動地。
姚平狄伯支唐小方等將領隱沒在河岸一側,觀察著渡口的情形。河水雖然暴漲湍急,但河面寬度不足百步,此處渡口兩岸地勢平坦,水面一直蔓延到旁邊的支流之處,對於渡河有很好的便利。
“義陽公,河水漫溢,支流暴漲,對我們而言是好事。我們不必花費氣力搬運木料到河邊。你瞧,只需在支流山坡林地裡砍伐樹木,滾落支流之中,便可就地捆紮木排,打造渡河浮橋。甚為便利。”狄伯支指著地形說道。
姚平點頭道:“甚是。確實對我們有便利。陛下昨日派人詢問程序,想來是頗急切了。我想我們得加快進度。不如即刻打造浮橋,今晚若能搭建成功,明日一早便可大軍渡河了。”
狄伯支點頭道:“我同意,我帶人即刻打造木排浮橋便是。”
姚平點頭,轉向唐小方道:“唐將軍,敵情暫時不明,也不知他們是否知道我們的行蹤,唐將軍帶些人手先渡河檢視一番,查探乾壁城中的情形,探知一些基本的軍情。這樣便於我們渡河之後進攻。你看如何?”
唐小方躬身道:“末將正有此意。渡河之時,最擔心行跡暴露,為對方所乘。末將建議,今晚先以竹排渡河數千兵馬,於對岸隱匿,建立對岸警戒工事。這樣會更有利於渡河。”
姚平點頭笑道:“甚好。還是唐將軍想的周到。”
兵馬稍加休息之後,暮色時分,狄伯支組織了五千多人手開始砍伐支流山坡上的樹木。此處乃是深山大河綿延之地,樹木繁密,取之不盡。大量的樹木被砍伐下來,順著山坡滾落支流水邊。大批兵士用粗大的繩索將水面上的原木進行捆紮加固,做成巨大的木排。
人多力量大,樹木也不缺,簡易的木排更無需太精細。二更時分,數十條木排已經建造完畢。唐小方隨即率領千餘名兵士登上木排,劃出支流,進入渡口之中。雖波濤洶湧,水流湍急,但木排穩固,河道也不寬,順流而去,成功抵達對面。兵馬上岸之後,即刻向前延展空間,在對岸建立警戒區。唐小方隨即親自率數十名親衛前往乾壁城方向檢視敵情。
一夜過去,天明時分,天渡渡口上兩條由一百五十餘條木排組成的浮橋搭建完畢,寬約丈許,以粗索相連。上方以數十根粗繩索橫亙拉在兩側大樹之上固定,穩固之極。
四萬大軍一個上午全部透過拉索浮橋過了汾河,抵達對岸。而唐小方也在高點基本探明瞭乾壁城池的情形。
乾壁城規模並不大,但由於是邊鎮城池,為了屯兵屯糧屯物資的需要,還是進行了一些防禦設施的加固和改造。唐小方昨夜看到了大量車輛進出此處,和之前的情報印證之後得出了結論,確實魏軍正在此處進行不同尋常的異動。不過,在城池上方看到的兵馬人數並不多。
根據情報,姚平狄伯支等人商議之後得出了判斷,城中兵馬當不足萬人。大量車馬進出,來時滿載,去時卸空,當是對方正在此處囤積大量的糧草物資。不久後當有大軍進駐。
姚平當即決定,今晚便發起攻城。鑑於城池城防不弱,採用夜晚突襲的方式,對城池西側臨坡一面進行強攻。這樣可以避開開闊的南城區域,讓兵馬可以隱匿行蹤從山坡林地裡衝出進攻增加突然性,同時西側城牆似乎低矮許多,可能更容易攻克。
由於己方無大型攻城器械,此番進攻唯有依靠雲梯強攻。所以,必須要猛攻不休,以最快的速度攻下城池,不計代價。若拖延太久,則可能會讓對方援軍趕到,到時候陷入困難境地。
姚平召開軍事會議,指定攻城的十幾名將領都立下軍令狀。命狄伯支率一萬兵馬於南城發起佯攻,唐小方率領兩萬兵馬主攻西城。自己率一萬兵馬作為後備兵馬和預備隊。
命令下達之後,兵士們吃飽喝足養精蓄銳靜待天黑。
乾壁城中一片忙碌,兩個月前,拓跋珪定下進攻姚秦的計劃,派賀狄幹前往出使以迷惑對手,同時命拓跋順和長孫肥於乾壁囤積糧草,為進攻做準備。
賀狄幹被扣留的訊息傳到平城,拓跋珪大怒,開始集結兵馬準備進攻。近日來,拓跋順長孫肥等人也加快了糧草物資的運輸速度。
此刻,拓跋順前往雁門郡去迎候拓跋珪的六萬騎兵南下,城中由長孫肥率領兵馬萬餘人駐守。城中囤積的糧草已達十數萬石,物資也已經基本齊備。只需等待拓跋珪的大軍抵達,便可發起向南的猛攻。
長孫肥其實頗為謹慎。這段時間他都派人南下數百里,直達柴壁蒙坑一帶的河谷通道進行偵查,以探知姚秦是否有異動。長孫肥認為,對方兵馬若有行動,必從河谷平坦地帶北上,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更好的進攻路線。
他不是沒有考慮過對方從汾河以西繞過河谷地帶渡河進攻的可能,不過汾河以西崇山峻嶺,大軍難以通行。車馬更是無從行動。在長孫肥看來,倘若車馬不能隨行,大型攻城器械無法攜來,便不足為慮。況且他也派了人在天渡渡口監視,也一直沒有任何的動靜。而前些日天降暴雨,山洪兇猛。兩隊兵馬夜晚被洪水沖走,死了上百人。長孫肥索性將其餘兩隊也撤了,認為沒這個必要。
正是這種疏忽的心態,陰差陽錯的導致了對方渡河摸到了城西南側河東密林之中,四萬大軍已經兵臨城下卻不自知。
入夜時分,攻城開始了。南城城樓守軍率先發現了敵軍的蹤跡,那是狄伯支率領的佯攻兵馬。他們吶喊者舉著火把衝向城下,在猝不及防之下,守城兵馬竟然讓他們衝到城牆數十步距離之內。
得益於長孫肥平日治軍的嚴謹,城下兵馬迅速增援,城頭弓箭手數量增多,開始對攻城兵馬進行猛烈的打擊。饒是如此,狄伯支的佯攻兵馬還是攻到城下,開始架起雲梯進行猛攻。
佯攻固然是佯攻,但佯攻隨時可以變成真正的進攻。狄伯支也抱著一顆率先破城之心,所以根本不是做做樣子。況且,只有猛烈的進攻才能將所有的守軍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南城。
長孫肥快速抵達城頭,指揮戰鬥。久經沙場的他很快發現了不對勁。對方攻城兵馬數量不多,只有萬餘人。這是讓人奇怪的。敵人的突然襲擊固然讓人覺得訝異,但是如果對方主動發起進攻的話,怎麼可能只有上萬兵馬。然而在南城方向並沒有看到更多的後續敵軍的蹤跡。在南城開闊的城外地帶,對方後續兵馬當一覽無餘。
豐富的作戰經驗幫助長孫肥做出了正確的判斷,他很快解讀出戰場的形勢,認為這是佯攻之策。
而根據目前的情形必是從天渡渡河而來,那麼只能是從西南兩側城門進攻。南側是佯攻,主攻必在西城。
長孫肥當機立斷,立刻調集五千兵馬前往西城,並親自坐鎮。此舉是相當冒險的行為,南城的守將都認為長孫肥是不是瘋了,在對方大舉攻南城的情形下居然抽調兵馬離開,去沒有任何動靜的西城。
然而現實很快證明了長孫肥的英明。在南城佯攻進行了小半個時辰之後,西側山坡林木之中,兩萬秦軍蜂擁而出,直撲乾壁西城。
長孫肥一聲令下,城頭守軍亂箭齊發,各種床弩長弓一起射擊,頓時城下人仰馬翻,死傷慘重。姚平在山坡上看到此情形,頓時便知道對方已然有所防備,佯攻已經被識破。但此時此刻開弓沒有回頭箭,就算對方有所防備,也只能猛攻。
由於西城地形狹窄,兩萬兵馬同時攻城,城下人員密集,狹長的地帶到處都是人。這讓魏軍的弓箭手興奮不已,他們無需瞄準,每一箭幾乎都能命中敵人。而進攻方為了輕裝前進,幾乎沒有重灌兵種,連盾牌都是小型圓盾,防護力極低。況且魏軍的長弓威力十足,可穿甲冑,一時間城下死傷人數直線上升,大量的兵士死在衝鋒的路上。
然而攻城方兵馬多出守軍數倍,人數的優勢不可抹煞。而從山林到城下極短的衝鋒距離也讓他們在對方僅僅射出數輪箭雨的情形下便衝到了城牆下方。率領攻城的姚秦將領唐小方等人立下了軍令狀,更是毫無退路。唐小方身先士卒,吶喊吼叫,率領本部數千兵馬率先衝到了城牆下。
數以百計的雲梯高高豎起,冒著城頭如雨的弓箭,攻城方對城頭髮起了猛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