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是六位八路軍戰士。
但不一樣的是,經過方才的戰鬥,陳建明顯被吳班長劃分到了老兵行列裡。
“就這麼會兒功夫,先後打死好幾個偽軍和鬼子,還繳獲了兩條槍,你小子的戰鬥力可比我們這些老兵還厲害的多。”
所以只剩下兩名新兵。
陳小冬——綽號冬瓜。
陳石頭——今年還不滿16歲,綽號小石頭。
陳小冬比陳石頭要大上兩歲,所以吳大順也就把多出來的那支老套筒分給了陳小冬。
陳建親自示範,手把手教學,後拉槍栓,開啟槍膛,裝填子彈,然後是握槍的姿勢,以及三點一線的基本瞄準方式,到退殼重新裝填。
“這些是步槍射擊的最基礎內容,先把這些牢牢的記住了,你才能把這槍瞄準敵人打響。”
陳小冬點了點頭:“狗哥,我記住了!”
額……
這突兀的稱呼,陳建本想糾正一下,但是想了想,望著眼前那樸實純真的面孔,還是算了,名字嘛,反正也就是個代號。
吳班長則又囑託道:“冬瓜,你要記好了,你們這些新兵同志第一次上戰場,不求你們能夠殺敵,只要有膽量把槍打響就好,另外一定要及時進行隱蔽。
子彈不上膛,不射擊,絕不露頭。
射擊完畢之後不要發愣,要第一時間把身體縮回掩體,再去拉槍栓。
小鬼子的槍法遠比你們想象的厲害,咱可不能觸那個黴頭。”
“哎!”陳小冬認真地應了一聲,又扭頭對一旁眼巴巴的望著自己手中步槍的陳實說道:“石頭,你等哥打了鬼子,繳獲一把槍送你。”
陳實撇撇嘴,“那我還是等狗哥繳獲好了!”
陳小冬頓時黑了臉:“臭石頭,你瞧不起我?”
說笑了片刻,眾人準備出發。
按照陳建的偵察,“鬼子偽軍從村口方向退了出去,後村也有兵力封鎖,恐怕不好衝出去。
咱們可以趁著鬼子剛退,從村子裡比較隱蔽的山路突圍。
那地方應該只有少量偽軍蹲守,好對付的多。”
行動之前,經驗豐富的老班長吳大順又安排了另外的事情。
首先,他特別交代留在村子裡的鄉親們,“鬼子來了之後,大家千萬不要反抗,問你們什麼,你們就如實說,包括關於我們八路軍的資訊,我告訴大家的都是些能說的,只管告訴他們好了。
鄉親們,對不住了,又打擾大家了!”
帶頭的老漢道:“八路軍同志,還說這些做什麼,趕緊帶著娃娃們撤吧,小鬼子這邊你放心,我們能應付。”
另外,為了穩妥起見,吳大順又從陳家村帶走了三個人。
——陳小冬的老孃,以及陳實的老孃和二嬸。
至於陳建,他那當過獵戶的爹被國軍抓了壯丁,現在還不知死活,娘一早就病死了,壓根也沒什麼家人。
對此吳班長早有經驗。
“陳家村處在鬼子的準治安區,小鬼子還得靠著鄉親們給他們上稅,交糧食,種地,不會隨意對鄉親們下毒手。
但是這次情報洩露,就怕鬼子拿冬瓜和石頭他們的親人下手。”
陳建暗自感慨,這都是八路軍先烈和這些善良淳樸的百姓們,用血淚慢慢總結出的鬥爭經驗吶!
這也正是他在這個真實的抗戰世界裡需要學習的東西。
全部就緒之後。
一行九人秘密出發。
從村內隱蔽的小路上山。
冬瓜和石頭在隊伍的後方護著三位親人,陳建,吳大順,王虎,孫大河四位老兵則各自拿著槍,提前搜尋推進。
憑藉著對於村內地形地勢的熟悉。
每經過山路的轉角,或者有可能藏有伏兵的區域,陳建總能提前預料,並開槍進行火力偵察。
鬼子偽軍倉促之間封鎖陳家村,統共就那麼四五十人的隊伍。
分散到村頭,村尾,山路,小道,兵力極為空虛。
先前為了對付陳建,鬼子又將精銳基本上都抽調到了前村區域。
此時此刻,用於封鎖著山間小路的頂多是一些偽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