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九班長吳大順的這番話,陳建、陳小冬、陳實三人算是正式在九班留下來了。
對於新兵的訓練,八路軍還是很重視的——次日一大早,吳大順便帶著三位新兵同志出操訓練,從立正、稍息、齊步走這些最基本的佇列訓練開始,培養新兵們的紀律性和服從性。
除了佇列訓練之外,包括內務整理,也都是新兵的基本課。
這些課程看似基礎,甚至會覺得可有可無。
從表面上看,上戰場殺敵總不能是靠走佇列和整理內務吧?
實際上卻是新兵迅速適應軍旅生活,走向正規化而不可或缺的一環。
作為退役老兵的陳建,在佇列訓練和內屋整理方面熟悉到不能再熟悉,十幾年的軍旅生涯下,這些基礎都快成了習慣而形成肌肉記憶了。
以至於……
當老兵們準備給新來的傢伙們好好上一課。
從佇列訓練的基礎動作開始:立正、稍息,到停止間轉法,立定動作之類。
僅僅是示範一兩遍。
陳建上手就來,各種佇列動作做的那叫一個標準,愣是看的吳大順,趙龍等老兵們目瞪口呆,而忍不住再三質問:
“你小子真是個新兵?”
“該不會是練過吧?”
而實際上,如果不是考慮到實在是不好解釋,就陳建看來,老兵們的佇列訓練包括內屋整理——雖然說是很用心了,但是按照後世部隊在這方面嚴苛的標準,恐怕還差的遠呢,甚至連標準都達不到。
原因嘛。
由於環境的不同,抗戰時期,八路軍戰士們條件艱苦,物資匱乏,時常對面戰鬥和轉移,根本就沒有充足的時間、適合的場地去系統性的,精細地展開高標準佇列訓練。
有時候戰事緊急,新兵們更更完成一些簡單的訓練便匆匆投入戰場。
幾乎是憑藉著一腔熱血去和敵人拼命。
戰士們首要任務便是戰鬥,為了讓新兵儘快掌握戰鬥技能,戰術運用,主要精力其實是放在針對性的實戰軍事訓練上。
佇列訓練自然就做不到那麼精緻了。
……老兵們不信邪,這世上還真有天生的軍人,什麼訓練都過目不忘,一遍即會不成?
簡單的單人佇列訓練難不倒陳建,直接上難度,班為集體的佇列動作訓練搞起來,照例是簡單的示範了兩遍之後——六個老兵,外加上陳建一個新兵,從班列集合訓練,到行進與停止的整體配合與協同。
恍惚間,倒像是有七名訓練多年而養成了默契的老兵。
王虎嗷嗷叫著,堅持聲稱二狗這小子絕對練過,那各種佇列動作,無論是單人還是集體,都標準的幾乎挑不出毛病。
“簡直比咱們這些老兵還像老兵!”
於是。
眼見在陳建這裡討不到什麼便宜,繼續下去說不定把老兵的臉都丟完了。
王虎,孫大河,李二丫等幾位老兵調轉槍口,將新兵訓練的重點放在同樣新加入的冬瓜和石頭身上。
從基礎佇列訓練開始。
簡簡單單的左右轉體,花了整整一上午時間,石頭愣是搞不清楚到底哪邊是左哪邊是右。
冬瓜稍微好一點,只是在訓練停止間轉法持,由於身子不協調,扭動的活像是一隻被放在沸水裡的大蝦。
“這才對勁兒嘛!這才是新兵該有的樣子!”
幾個老兵反倒是鬆了口氣。
若是剛來的新兵都像陳二狗那小子一樣變態,什麼都一學就會,那還要他們這些老兵做什麼?
訓練場上。
苦逼的冬瓜和石頭,繼續在不遠處自我摸索,進行最基礎的停止間轉法訓練。
頗會過日子的班長吳大順帶著一眾老兵們,盤算著九班目前的家底——隊伍裡包括陳建——這傢伙在基礎新兵訓練上徹底折服這些老兵,基本上被預設為九班的老兵。
所以新兵訓練專案基本上全免了,直接跟著老兵們進行日常基礎的一些軍事訓練。
此時此刻,空地上一共擺了八條槍。
一支三八式步槍,兩支漢陽造,三支老套筒,另外還有兩支看著破舊,陳建壓根兒叫不出名字的步槍。
吳大順介紹說,這是兩支早期繳獲的雜牌步槍。
一支叫水連珠,用的是7.62毫米的子彈,學名好像叫什麼莫辛-納甘步槍,老早的時候就流入中國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