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抗戰也太真實了

第23章 要發財了

得知鬼子只有一個小隊的兵力,宋大川心底其實很鬆了口氣。

鬼子的戰鬥力他是深有體會的。

野戰軍不提。

即便是後勤隊伍,戰鬥力同樣不弱。

此次伏擊,三連所有的不過是“敵人在明我在暗”的伏擊偷襲優勢,而八路軍的伏擊戰能不能打好,主要就是看戰鬥爆發之後,開頭的節奏如何。

八路軍的彈藥有限,所有的火力基本上都是集中在一開始的火力伏擊中。

就像是程咬金的三板斧,一旦用完了——開頭的火力伏擊中不能徹底壓倒日軍,鬼子一旦站穩腳跟,立馬可以反打,憑藉著精良的裝備,甚至能迅速扭轉戰局。

此時,八路軍就只能靠最後的“兵力優勢”翻盤。

一個小隊的鬼子,頂多五六十號。

三連一百多號戰士,兵力是日軍的兩倍左右,這是不容忽視的兵力優勢。

至於那幾十號偽軍。

則直接被宋大川忽略,戰鬥力連三流都算不上的偽軍,一向不被八路軍考慮在威脅的範圍之內。

時間悄然流逝。

山谷的寂靜逐漸被由遠及近的汽車發動機的轟鳴聲打破,蜿蜒的山道盡頭,視線被隔斷之處,一隊偽軍率先出現,繼而四輛日式運輸卡車闖入視野之中,後方的鬼子排成兩列,跟在十幾輛騾馬車的左右,整個隊伍以慢跑的姿勢跟著車輛,迅速推進。

陳建靜靜地匍匐在岩石旁十幾米外草叢中,身前有隨時可退的土包作為掩體,渾身做足了偽裝,幾乎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

他的視線隨著日偽軍隊伍的前進而緩緩移動。

只是隔的太遠,肉眼看的並不真切。

這讓他想起初中的時候住在男生宿舍時買的那款八倍望遠鏡,記得女生宿舍就在正對著的一百多米外,倒是尤為想念——當然不是指看見的內容,主要是那隔著一百多米也像是近在眼前時,足夠清晰的畫面,讓人難忘。

此時此刻若是有個望遠鏡,定能將日偽軍的情況盡收眼底。

可惜望遠鏡在這個時代是稀缺貨,尤其是物資匱乏的八路軍部隊。

整個三連似乎只有一個望遠鏡,僅僅是個四倍的,據說是某次伏擊戰中宋大川在親自衝鋒陷陣中繳獲的,一向寶貝的緊,常在牛皮盒子裡裝著,偵查的時候才會拿出來掛在脖子上,那叫一個闊氣。

日軍的車隊繼續接近。

雙方的距離迅速縮短。

陳建注意到冬瓜和石頭這兩個新兵蛋子,由於緊張,害怕暴露,將整個身子都悄悄的縮回了掩體後方。

200米。

150米。

很快,排頭的偽軍離伏擊圈已經不足100米。

這些二鬼子照例是打頭陣,一來更熟悉周邊的地形地勢,前方引路,二來便是做鬼子的炮灰,提防沿途有敵人的伏擊。

若是遇到八路埋設的地雷,也好提醒後方的鬼子避開。

這也是八路軍打伏擊戰比較頭疼的地方。

二鬼子的戰鬥力雖然不值一提,但是處理起來卻很麻煩,一路排頭偵查,常常導致八路軍預設的雷區發揮不了作用——後來八路軍設伏,要麼不設雷區,要麼將伏擊段放在雷區的更前方,將偽軍放過去後,重點對付後方的鬼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