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頁面內還有許多令人心動的武器——比如120個軍功點就可以兌換的九二式重機槍;比如300個軍功點可以兌換的九二式步兵炮;再比如花500個軍功點可以兌換的四一式75mm山炮,這已經是戰役級別的火炮。
只是陳建只有可憐的98個軍功點,這些裝備他都兌換不了。
但是陳建透過對比這些武器需要的軍功點,發現一個規律:
“價格越貴的武器兌換到手似乎越划算。”
為什麼這麼說?
比如日軍的九二式步兵炮,通常造價應該在7000多日元。
而鬼子的三八式步槍的通常造價也就80日元左右。
從價格上來看相差100倍左右。
而兌換一支三八式步槍需要8個軍功點。
兌換一門九二式步兵炮僅僅需要300個軍功點。
300÷8=37.5!!!
再比如日軍的四一式75毫米山炮,也就是俗稱的聯隊炮,到了野戰聯隊級別才可能配屬到的戰役級別火炮。
造價是12000多日元,是三八式步槍造價的150倍左右。
而兌換一門四一式75毫米山炮,只需要500軍功。
500÷8=62.5!!!
這足以說明,陳建積攢軍功兌換武器,其實價格越高,越靠後的武器,兌換起來越划算。
從戰場上的實際情況來看,八路軍有可能繳獲日軍的步槍,機槍,擲彈筒,儘管難度很大。
但是想要從日軍手上繳獲類似九二式步兵炮,甚至四一式聯隊炮這樣的戰役級別火炮。
可能性是相當小的,近乎於沒有。
尤其是對於三連這麼一支規模有限的連級作戰單位。
所以陳建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推測:或許系統這麼設定各武器的軍功價格,就是希望他在基礎的步槍,機槍,彈藥這些方面,儘可能靠繳獲。
軍功則可以積累起來,兌換更加划算的,基本上不可能從日軍手中繳獲的各類火炮。
然而或許是出於一名老兵的直覺。
儘管狼頭峰的伏擊戰已經結束。
陳建心底總還是隱隱約約的有一種壓迫感,彷彿有什麼巨大的危機在前方等著自己,或者說三連。
軍人在戰場上的直覺不能忽視。
本著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的原則,陳建很快便做出了最優解——他將當前擁有的98點軍功全部消耗一空。
兌換10支漢陽造步槍,花費軍功50點。
兌換7.92毫米子彈4800發,花費軍功48點。
陳建很清楚,對於此時此刻的三連而言,一門火炮的作用甚至還比不上十支步槍,戰士們迫切需要的是充沛的彈藥,可以持續與日軍進行作戰的能力,哪怕是游擊戰。
而不是笨重的,根本無法發揮出威力的火炮。
至於兌換的這批裝備彈藥如何拿出來。
考慮到直接拿出來不好解釋,透過繳獲吧這沒仗打也不現實。
而時間又緊迫,部隊正是缺槍少彈的時候。
陳建乾脆將這批裝備取出之後,藏在村子附近的一個山洞裡,接著想辦法讓村裡的老鄉注意到這批槍支彈藥,只要不是自己發現的就成,別人就懷疑不到自己的身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