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陳建盯著王莊內的鬼子,以驚人的槍法,一個人恐嚇得莊內的鬼子不敢快速推進的同時。
高地側翼的激戰再次爆發。
新的一個小隊增援過來之後,松下當即組織起新一輪的進攻。
三連長宋大川決定依託防禦工事阻擊。
王莊高地的防禦工事的構築別出心裁,按照當初宋大川的設想,此高地是作為整個駐地的火力支撐點,而且地勢奇特,周邊都是陡崖,只有側翼的緩坡,以及從王莊直通高地的小山路,可以登上高地。
所以他在稜臺式的高地頂部中心位置、以及向內貼著王莊的位置,構築了周密的綜合性防禦工事,側翼的緩坡方向越過高地稜線之後,則是七八十米的開闊帶——擔心敵人越過稜線就能衝擊防禦工事,這部分開闊帶宋大川沒有部署任何的防禦工事,純粹是光禿禿的一片。
這樣的好處是:
“我們的防禦工事坐落在高地的中部以及靠後的區域,可以避開鬼子的直射火力,還可以避開日軍的偵查視線。
等到鬼子越過側翼緩坡的稜線之後,這幾十米的開闊帶根本找不到任何的掩體,而且側翼的緩坡狹窄,鬼子一次性上人不會太多,那就只能以添油戰術頂著咱們的火力進攻。
這是咱們專門為鬼子打造的屠宰場。
按照這種模式持續下去,不管有多少鬼子,咱們每次面臨的只有越過稜線的部分兵力有限的鬼子。
只要咱們還沒有彈盡糧絕。
這戰鬥咱們就能一直堅持下去!”
所以鬼子的新一輪進攻開始之後,宋大川命令戰士們依託掩體等待,儘量讓鬼子衝過緩坡稜線,放近了再打。
另外特別安排了部分兵力,盯住莊內的日軍,防止鬼子從莊內通往高地的小路摸上來。
好在。
莊內上高地的小路陡峭狹窄,兵力多了根本沒辦法展開,有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意思。
陳建甚至在設想,如果自己在高地後側方稜線處架上一挺機槍,子彈管夠的話,完全可以一個人隔斷一條山路。
甭管有多少鬼子都能給他報銷了。
當然了,憑藉他出色的槍法,以及手頭的“狙擊步槍”,狙殺效率估計也不會比機槍慢多少,鬼子想要靠近上高地的小路,就必須頂著陳建的狙殺,從村口推進,一路靠攏到村子的中部區域。
期間,陳建有無數次狙殺的機會。
轟隆——
日軍的進攻戰術一向是如此的粗暴而簡單。
炮兵轟完之後,步兵透過側翼緩坡向高地的稜線處推進。
源於宋大川在高地別出心裁的防禦部署,鬼子的炮彈基本上都砸在了高地的全部空曠區域,僅僅是在土質堅硬的大地上炸出痕跡並不算深的一些小彈坑來。
炮彈的硝煙還沒有被冷風完全吹散。
二三十個鬼子率先越過稜線,出現在空曠的高地上。
他們目之所及,高地上爆炸聲過後,靜悄悄一片,並沒有看到敵人的影子——三連構築的工事基本上都是向下開挖,地面上幾乎沒有凸出壘起來的部分。
小鬼子們十分謹慎,稍稍彎著腰,拉開散兵線,各分隊以戰鬥隊形展開。
菊田伍長參與了這一輪的衝鋒。
他跟在隊伍的中部區域,望著眼前的情形有些納悶,八路還真是有意思的很,防禦工事不按照兵法構築在稜線邊緣,倒是退縮到了中後方區域。
以為這樣就可以阻擋皇軍的進攻嗎?
簡直是自不量力。
“進攻——”
菊田伍長怒吼著,率領自己的小分隊,開始加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