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夜摧毀安家莊一帶的日軍小據點之後。
陳建這支二十人的隊伍得到了進一步的裝備彈藥補充。
安娃子等民兵戰士們覺得像是做夢似的——日軍鋼鐵壁壘般的據點啊,還有那高高豎起的炮樓,平日裡將所有鄉親們籠罩在日寇的恐怖之中。
卻這麼輕易就被八路軍同志們給拔除了。
八路軍九班,果然是一支抗日神兵!
“班長,我們接下來怎麼辦?”
打下據點,完成預計的作戰任務後,馮保國沒了主意,向陳建詢問。
陳建笑罵道:“你小子是組長,你問我幹啥了?
聽你的!”
說好的磨練各組長們獨自指揮作戰的能力,陳建當然要貫徹到底。
包括方才進攻日軍據點的作戰部署,也都是馮保國安排的,當然了,同行的陳建至少是確定了沒什麼明顯的紕漏。
絕對的火力優勢下,攻克這麼一座小據點,對於指揮員而言,難度其實並不大,比較適合上手。
像馮保國他們這些幹部們,最需要鍛鍊的便是:
即便是沒有上級的命令,也可以做到大膽、從容、自信地自主指揮。
靠聽指揮打仗,能有啥出息?
……馮保國想了想道:“要不,繼續往南穿插遊擊?”
陳建不置可否道:“你說了算。”
馮保國見陳建沒有任何表示的意思,只能硬著頭皮擔起領頭羊的重任,向戰士們說道:“再往南,還有不少村子,鬼子這次的重點掃蕩區域在向陽村方向,咱們往南走,南邊的鬼子偽軍應該不多。
咱們可以在中途試著集結更多的民兵隊伍,將同志們聚到一塊兒打鬼子!”
說著,他有些不確定的目光落在陳建的身上。
陳建笑道:“挺好,思路很清晰!”
馮保國頓時大喜,臉上笑出一朵花來,只是因為膚色如碳的緣故,愣是和黑夜融為一體,瞧不太清楚。
隊伍便按照馮保國的命令,突破鬼子安家莊一帶的據點封鎖後,繼續南下游擊。
選擇的路線是靠著三河鄉的東部邊緣的山區地帶。
其實就這麼一路南下,最終會抵達清平鎮和三河鄉的交接處,再越過交界處,進入清平鎮,繼續南下,甚至可以一直轉移到大楊山地區,與連部會合。
當然。
按照馮保國的思路,此行一來是為了打游擊,從外線牽制鬼子的掃蕩。
二來是為了進一步集結民兵,擴編部隊。
昏暗的夜色下。
隊伍藉助月光,以及繳獲的一些軍功手電筒的光亮前行。
細心的馮保國特別交代道:“手電筒的光亮太顯眼了,容易在夜間行軍的時候暴露,用布給包住,大概能照著路就行。”
陳建暗暗點頭,這小子還真有點指揮員的意思了。
沿途還真沒撞上什麼鬼子。
——藤原將壓力給到吉野之後,吉野命令部隊加速推進,甚至在夜間都不帶消停,這一帶的日偽軍,早就將包圍圈收縮了過去。
只有些零星的小據點分佈著
安娃子有些擔憂,“也不知道這一帶的民兵同志們有沒有躲開鬼子的掃蕩,俺們安家莊的鄉親們是一早躲進了深山裡。
民兵是趁夜走山路摸出來的。”
時間來到次日黎明時分。
九班在分派幹部到各村秘密組建民兵部隊時,是專門建立過通訊渠道的。
應對日軍的大掃蕩時,民兵同志們會及時掩護鄉親們向深山轉移,並在沿途清理痕跡,避免被鬼子追蹤。
同時以特定標記,向八路軍傳遞轉移的訊號,藉此再次取得聯絡。
馮保國將戰士們分散出去偵查,嘗試與民兵們取得聯絡。
最終在某座大山上山的路口,發現了民兵留下的特殊標識,偵察兵很快與藏在深山中的民兵會合。
雙方在山腳下碰面。
這次的民兵隊伍規模更大,足有二十多人,一打聽才得知,是山下的兩個村子的民兵合在了一塊。
如此一來。
陳建一行隊伍就有將近五十人了。
得知組織集結大家的是八路軍九班的同志,民兵戰士們別提多興奮了。
其中頗有威望,帶隊指揮的兩位民兵小隊隊長。
一個叫劉大柱,三十多歲的漢子,南村人。
另一個叫李老黑,反正都是這麼叫,就連他自己也是這麼介紹自己,具體叫啥還真不知道,小口村人,今年剛滿四十歲。
李老黑見了陳建,驚訝的不輕:“陳班長,你可比俺想象中的還年輕的多嘞!”
陳建笑道:“殺鬼子還分年齡嗎?”
“嘿嘿,捏話兒說的在理!”
劉大柱也連忙湊過來,說道:“陳班長,我們南村民兵小隊也訓練有一段時間了,啥時候可以加入咱們九班啊?”
安娃子樂道:“班長說了,這次集結咱們民兵,就是要擴大九班的規模,好一起打鬼子。
把鬼子打退之後,咱們就正式加入八路軍主力部隊了!”
“真的?”兩位隊長迫切地問道。
當陳建點頭表示肯定,民兵同志們無不歡呼喜悅起來。
接著就是令民兵戰士們最激動的時刻——發裝備。
一眼望去。
劉大柱和李老黑率領的民兵小隊,雖然說是二十多人的隊伍,卻是連一個巴掌的槍都湊不齊,大刀,紅纓槍,甚至是鐮刀夾雜著。
沒辦法。
民兵發展困難,尤其是裝備彈藥稀缺。
再加上處在三河村的南端,離九班駐地忠勇村較遠,九班勻下來的裝備彈藥也顧不上這裡,這些民兵們的裝備水平也就差勁兒的令人心酸。
當戰士們將繳獲的槍支彈藥分發下去,民兵同志們都快高興壞了。
幸好昨夜打下的據點雖然不大,各式槍支,鬼子的偽軍的,加在一塊倒是不少。
最終,這支將近50人的隊伍,基本上是每人分配到一支步槍,或是三八式,或是漢陽造,子彈也不少,每人兜裡能揣上二三十顆呢!
但也有隨之而來的難題。
當初隨著九班在三河鄉扎穩腳跟,並陸續剷除日軍在偏遠地區扶持的維持協會,暗中建立起兩面政權之後。
對於九班後續的發展,陳建做出指示:
積極發展訓練部隊的同時,大力推動民兵的建設!
隨後的執行中,幹部們兩個一組,分散到三河鄉一帶的大小村莊,給鄉親們做思想工作,暗中組建不脫產的民兵部隊,保衛村子。
具體的工作是全權交給了副班長王虎的。
至於各村的民兵部隊具體的發展訓練情況,陳建甚至還沒來得及關注呢,鬼子的報復性大掃蕩就展開了
直到眼下。
三個村的民兵部隊集結在一塊,居然就有四十多人的隊伍,加上陳建一行,已經有將近50人的隊伍。
這還只是陳建、馮保國這一路。
按照這個情況,冬瓜、石頭、馮大忠等分兵後的各組,也很有可能集結大量的民兵。
“就算均下來一個組20人,八個組會合後也有160人的隊伍。
如果一個組是30人,那就有240人的隊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