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一塊兒塊兒砧板上的肥肉,這小子每天琢磨著怎麼吃呢!
……
忠勇村。
戰士們凱旋,老村長馮勇帶著鄉親們趕來熱情迎接,得知此戰大獲全勝,還殺了二十多個日偽軍,大家無不振奮,歡呼不已。
馮大忠向老村長說道:“爹,我已經和陳班長說好了,咱們自衛隊全部參加八路軍,打鬼子!”
“好,好,好啊!”老村長感慨道:“知道陳班長他們八路軍身份的時候,我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這是好事啊!要打鬼子,跟著八路軍,一準兒錯不了。”
馮大忠有些遲疑:“只是咱們村子的安全問題……”
陳建道:“老馮,這事兒好說,自衛隊參加了我們八路軍,但是村子的保衛工作還得有。
我的想法是,咱們可以再從村子裡挑一些合適的鄉親,組建咱們忠勇村的民兵部隊。
我們九班駐紮期間,正好可以針對性的對民兵同志們進行一些訓練,也好保護村子的安全。”
老村長是個有文化的,“北宋時推行保甲法,農戶十家一保,五保為一大保,農閒時保丁進行軍事訓練,農忙時也不耽擱做工,是所謂民兵!”
他當即贊同道:“這的確是個好法子。”
陳建道:“這也是我們八路軍的軍隊建設的一種思路,在農村各地廣泛組建民兵部隊,包括一些遊擊部隊,其實和自衛隊的形式也類似。
地方則組建規模更大一些,軍事力量更集中一些的地方軍部隊。
再有就是和鬼子直接對抗的主力軍部隊。
一方面可以減輕供養部隊的壓力。
另一方面,主力部隊如果出現較大的減員情況,可以在擁有一定軍事基礎的地方軍部隊,民兵部隊中挑選合適兵員。
可以大大地縮短部隊的成長時間,提升咱們軍隊的戰鬥力!”
老村長對此深以為然,感慨著八路軍領導人們的智慧。
九班駐地。
如今隊伍壯大了不少。
冬瓜和石頭的臉上滿是笑容,冬瓜偷偷的告訴陳建:“狗哥,這些新兵加入之後,咱們可就是老兵了!”
陳建集合了九班的15位戰士們,徐家村伏擊戰中繳獲的槍支彈藥在眼前擺著:
包括三八式步槍8支,漢陽造步槍11支,以及7.92、6.5mm兩種口徑的子彈一千多發,還有幾顆從鬼子偽軍身上繳獲的手雷、手榴彈之類。
再加上一行隊伍自身擁有的槍支彈藥。
馮大忠感慨說:“這下子咱們可是闊起來了!”
但話語間又有些遺憾:“可惜鬼子的那挺機槍沒搶到手,還跑了三個東洋畜牲,”
陳建注意了一下自己的面板資訊:
【當前軍功:119
累計軍功:272】
商城中,一挺歪把子輕機槍需要50軍功點。
如果他想的話,隨時可以兌換2挺歪把子輕機槍,但是陳建並不著急,按照系統兌換的比例,明顯越往後的商品越划算。
比如:
300軍功便可以兌換的九二式步兵炮。
500軍功就可以兌換的四一式山炮。
以及800軍功就可以兌換的喀秋莎火箭炮——這玩意死貴死貴,甚至有一發喀秋莎火箭彈造價相當於8兩黃金的說法。
如果九班能弄到這麼一門步兵炮,甚至是一門火箭炮,瞬間十六發威力驚人的炮彈發射出去。
還不得把小鬼子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