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期,日軍對於佔領區的統治還是相對穩固的。
在偏遠的一些鄉鎮村莊,鬼子利用分散的據點,作為軍事震懾,進一步在當地扶持起維持協會,從而達到掌控整片區域的目的。
包括三河鄉,大王村,郭家莊,徐家莊一帶。
在陳建等人出現之前,一直處於日軍的絕對控制之中。
僅有類似忠勇村自衛隊之類的小股非正規武裝,在鬼子的統治下艱難抗日,掙扎生存。
直到九班出現。
如果說伏擊日偽軍的徵糧部隊只是個開始。
到剷除維持協會、冷槍震懾日偽軍,也不過是進一步的醞釀。
那麼拔除徐家莊據點。
甚至覆滅日軍山口小隊!
則可謂是九班一系列抗日行動的高潮部分。
徹底引起了這一帶日軍的震動。
九班駐紮在忠勇村以來,隨著探查,就像是地圖的擴大,陳建這才進一步的瞭解到:
此地從整體上講,按照行政級別的劃分,叫常豐縣,有“常常豐收,國泰民安”之意。
常豐縣下轄一鎮二鄉:縣城以南的清平鎮,以北的三河鄉,以及西面的長壽鄉。
其中大王村、郭家莊、徐家莊,包括忠勇村,都屬於三河鄉行政管轄。
陳建家所在的陳家村,還有三連駐紮的王莊,則屬於長壽鄉管轄。
三連長宋大川在分兵之際,和各班約定好的年底集合地——大楊山一帶,是屬於清平鎮管轄,處在偏遠的山區。
另外按照戰士們蒐集到的情報顯示:
日軍在常豐縣設立的主要有三個軍事治安機構:
憲兵隊。
城防守備隊。
以及一個特殊的駐常豐縣三城城防司令部。
三城包括常豐縣城、太平縣城和順安縣城,大體呈現南北走向,常豐縣處在中間位置。
城防司令官藤原,軍銜大佐,負責統籌協調三城的治安穩定與縣城防禦等工作。
原本,日軍並沒有在這三城設立什麼城防司令部,只是常規的憲兵隊和守備隊結合。
後來八路軍在這一帶出現,展開游擊戰,並逐漸在偏遠地區開闢敵後抗日革命根據地。
其中在順安縣與常豐縣交界的山區一帶活動較為頻繁,打的鬼子治安軍丟盔卸甲,屁滾尿流的,正是一支番號為八路軍獨立團的隊伍。
帶隊的團長叫韓五,也稱韓老五,家中排行老五,早些年就參加了八路軍,是個老革命。
打仗向來以勇猛果敢著稱,手底下帶出來的兵個個都是嗷嗷叫,就沒有他們獨立團不敢打的硬仗。
和獨立團交過手的鬼子,無不對這支強悍的八路軍印象深刻,並根據韓五團長的作戰風格,給他起了個形象的綽號,叫“韓瘋子!”
說到自家團長,從三連長宋大川,三排長鄭光明,到老班長吳大順,以及眼前的王虎,無不是由衷的佩服。
按照王虎的回憶說:“我參軍那會兒,咱們團長就姓韓了。
聽老兵們說團長的光榮戰績,咱們八路軍沒有改編,還是紅軍那會兒。
團長當時還是營長。
一個營的隊伍啊,愣是正面打垮了敵人的一個團,還是一個滿編團。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