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的這個中型據點規模不小。
尋常的據點能有一座炮樓協助防守就不錯了。
這處據點卻有整整三座炮樓防禦工事,呈品字形防禦展開,機槍口均勻分佈,兼顧據點所有方向的防守。
據點內本來就有七八十號鬼子駐守,一百多號偽軍協同。
在陳建一行的追擊下,狼狽敗逃的日偽軍躲進據點後,整個據點就有日軍一百三四十號,偽軍近兩百人。
像這樣一座工事堅固,防守兵力眾多的據點。
若在平常,防守是絕對穩固的,即便是八路軍獨立團主力在此,估計也不敢隨意攻打。
然而此時此刻。
5支鐵拳在手。
熟悉鐵拳——天雷炮威力的戰士們,壓根兒就沒有把鬼子所謂的兼顧防禦工事放在眼中。
天色徹底落幕後。
進攻正式開始。
躲進據點裡的鬼子偽軍們驚魂甫定,本以為退到據點內,總算是安全了。
轟隆——
當爆炸聲響起,隨即是密集的槍聲。
整個據點徹底鬧騰起來,心驚肉跳的鬼子們這才意識到,一路追擊他們的八路,竟然跟著打了過來。
負責駐守據點的秋山大尉,一開始表現的極為自信:“不必驚慌,八路就是再厲害,我據點工事堅固,他們還能強行攻破不成?”
直到劈頭蓋臉的炮彈砸過來。
處在據點內的鬼子偽軍,反倒是因為作戰區域有限,而陷入被動。
——這正是日軍修建的據點的弊端所在:
對付尋常的裝備落後,缺乏攻堅火炮的八路軍還好說。
憑藉據點易守難攻的防禦工事,鬼子完全可以做到以少打多,隨便一個小型據點,甚至就可以軍事封鎖大片的區域。
可如果遇到裝備精良,擁有足夠攻堅火炮的八路。
按照陳建的說法:“這據點就像是鬼子為自己挖掘的墳墓。
面對咱們優勢的炮火,如果防守方沒有足夠的縱深應對,所謂堅固的工事又絲毫不起作用,這不是找死是什麼?”
而鬼子的堅固工事為啥不起作用?
——馮大忠在黑夜中豎起一支天雷炮,藉著戰士們的火力掩護,在鬼子探照燈的光亮被徹底打掉後,以夜色的掩護貼近到有效射程之內。
隨即毅然扣動扳機。
目標直指鬼子的炮樓。
好似一聲炸響的天雷。
格外劇烈的爆炸聲過後,據點左翼的那座炮樓的二層處,被直接轟開了一個巨大的口子,衝擊波順著缺口宣洩進去,內部的鬼子頃刻間死傷殆盡。
小小的一支不怎麼起眼的天雷炮。
用來攻克鬼子土石結構的各類工事,其效果和威力,不考慮射程等綜合效能,僅僅從破甲能力上講,甚至強過國軍主力才有可能配備的戰防炮。
關鍵是它還便宜,輕便好使。
陳建甚至覺得,這鐵拳系列簡直就是為了八路軍輕鬆攻克日軍據點而生的。
抗戰時期,倘若八路軍擁有這種鐵拳的自主生產能力。
鬼子大量修建的據點、炮樓之類,怕是早就形同虛設了!
“打——”
一炮轟開鬼子的炮樓,戰士們頓時士氣大振。
幾支鐵拳又先後砸在另外兩座炮樓的牆體上,將牆體強行撕裂。
整個據點的三座炮樓提供的火力支撐點戛然而止。
鬼子偽軍們這才意識到他們招惹了怎樣的對手。
秋山大尉徹底慌了神,一面指揮反擊,一面火速向周邊據點求援。
察覺到八路軍手頭的神秘攻堅火炮威力驚人,而且防不勝防,專門剋制各類掩體工事,老鬼子秋山將據點內原本較為集中的日偽軍分散開。
鬼子偽軍們從據點的後門撤出,依託著據點,分散在左右翼展開還擊。
雙方激戰十餘分鐘。
日軍的增援部隊從周邊各據點趕到。
眼見繼續進攻效用不大,陳建指揮著部隊從容撤離。
黑夜下。
八路軍進攻的火力逐漸停歇,最終沒了動靜。
據點內以及周圍的鬼子偽軍們,卻依舊是緊繃著神經,絲毫不敢放鬆,直到援軍抵達,這才如釋重負。
至於猛攻據點,又揚長而去的八路。
秋山大尉咬著牙,卻無論如何也不敢主動離開據點追擊——伴隨著星點的火光,舉目四望,據點內部斷壁殘垣,日軍與偽軍士兵的屍體橫七豎八地躺著,傷員們的哀嚎聲充斥在耳畔。
就像是做了一場噩夢!
……
漫漫長夜還沒有結束。
整個三河鄉地區,日軍原本掀起的“萬人大掃蕩”,此時的形勢徹底逆轉。
日軍在收攏包圍圈後,一無所獲。
各掃蕩部隊在銳氣凋零,物資耗盡,身心皆疲中後撤之際,八路軍戰士們又紛紛跳出來進攻。
或是從鬼子的背側猛追猛打。
或是在日偽軍後撤的途中趁機埋伏。
更有甚者,直接衝擊日軍據點。
可怕的是,這些忽然發起反攻的八路軍部隊,裝備精良,甚至具備強行攻堅的能力。
尋常一點的小型據點,根本就擋不住八路的進攻。
即便是中型及以上據點,若是沒有及時的增援,一旦夜幕降臨,同樣是岌岌可危。
日軍駐常豐縣三城城防司令部內。
分析過戰局變化的藤原忽然有些糊塗。
他實在是想不明白,局勢怎麼就演變到了這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明明是針對三河鄉八路軍展開的大掃蕩,最終沒有消滅這些八路也就算了,這八路怎麼還越圍剿越厲害了?
奈何三城治安動盪。
藤原也是沒轍,只能在通訊中向吉野下令:“所有部隊繼續按照計劃轉進,八路若是死追不放,將偏遠的一些小型據點捨棄就是,至於如何覆滅這些該死的八路,再從長計議。”
吉野收到命令,十分不甘心,卻也無可奈何,只得繼續加速撤兵,同時將沿途一些小型據點的駐軍全部撤出。
兵力收縮後,集中防守,穩固核心區域的治安穩定。
……
……
另一邊,隨著日偽軍的大掃蕩結束,原本各城的守備部隊迴歸。
順安縣一帶,韓五團長指揮部隊作戰,趁著鬼子的後方兵力空虛,接連幾日作戰,頗有斬獲,滿載而歸。
戰士們在鬼子回援後,從容退回根據地。
常豐縣與順安縣接壤的邊區,一營長嶽虎同樣帶兵撤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