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的關東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亦是極度自信。
他坐鎮關東軍司令部,向麾下的軍官們揚言:“華北方面幾乎亂作一團,派遣軍那邊集結了華北方面軍,包括華中,華南方面軍主力。
竟然對付不了一個小小的八城軍分割槽的八路軍。
目前雙方的戰鬥進入膠著,派遣軍的那些傢伙們雖然無能,倒是也從多個方向徹底拖住了八城軍分割槽的八路軍主力。
由此看來,咱們關東軍就是這場戰局破局的希望所在。”
“至於我們的作戰任務,可以說是相當輕鬆的,只需要順勢南下,率先在龍城以北地區徹底打垮八路軍的包圍圈,將被圍困的第一軍等部隊,解救出來即可。”
然而,梅津美治郎又說了:“但是我們的目的絕不僅僅如此。
華北地區的八路實在是猖狂,若不讓他們見識見識真正的皇軍精銳,他們恐怕還真以為我帝國已經日薄西山了!
——救出第一軍之後,集結兵力繼續南下,在龍城以西地區,北部防線,還有黃山地區,配合華北,華中,華南方面軍,將這些該死的八路徹底擊敗!”
……
八城軍分割槽指揮部。
隨著陳建的一聲令下,換裝之後的新一團,獨立團,二團,三團和四團,五個精銳團共同組成的5萬餘部隊,迅速向龍城以北地區靠攏。
相關軍事情報早已經傳遞到五位團長的指揮部。
得知接下來是五個團聯合作戰,對手正是號稱日軍陸軍戰力最強,最為精銳的關東軍部隊。
而且根據前線部隊的偵查,這支關東軍精銳的兵力規模超過10萬人。
是一支相當恐怖的武裝力量。
五位團長是什麼反應呢?
獨立團隨軍團指揮部,得知即將面對的對手是關東軍,團長韓五大笑道:“過癮吶,以前咱們只是和華北的鬼子作戰。
如今除了華北的鬼子,還有華中華南的鬼子,現在更好了,就連關東的鬼子都跑來湊熱鬧了。
咱揍過華北的鬼子,也殺過華中華南的鬼子,但還從來沒砍過關東的鬼子呢,也不知道這關東的鬼子是不是腦殼能更硬些!”
新一團的周老團長說:“這倒總算是有個像樣的對手了。”
二團團長冬瓜聽完通訊員的彙報,疑惑地向政委問了一句:“這關東的鬼子有什麼不一樣嗎?”
政委回答說:“聽說是鬼子的精銳,陸軍最強的隊伍。”
“能有多強?一槍打過去,能打個透明窟窿嗎?”冬瓜又問。
政委想了想說道:“那應該是能吧!”
冬瓜忍不住笑了:“既然都是一槍就能打死的小鬼子,那就沒什麼區別,反正只要是小鬼子,咱們殺起來咋的也不嫌夠。”
三團長石頭說:“關中的鬼子怕什麼?把鬼子關東軍全部幹掉,這關東不就是咱們的?”
如此話語,竟讓其參謀長一時無言以對。
四團長馮大忠則琢磨著戰鬥打響之後,自己怎麼從兩翼迂迴,最好能繞到鬼子的屁股後面去,摘小鬼子的桃子。
“還是關東軍的桃子嘞!那滋味肯定不錯!”
至於五個精銳團具體迎戰關東軍的作戰方案。
坐鎮指揮部的陳建,和政委馬雲英,參謀長鄭方,還有副指揮王虎他們討論的時候,最終認為無非有三種方案。
第一,五個精銳團迅速抵達龍城以北地區之後,與原本負責在龍城以北地區圍困日軍第一軍以及增援兩個師團的四個步兵團,和兩個機動團,匯合之後,聯合作戰。
共同迎戰關東軍。
並保持對包圍圈內的日軍第一軍等殘餘鬼子的封鎖。
此方案算是穩紮穩打,可以充分藉助龍城以北地區現有的防禦工事層層展開,與關東軍對決。
第二,增援的兩個團從龍城以北地區開始,向兩翼展開,向東北方向迂迴。
趁著關東軍向龍城以北地區作戰,被八城軍分割槽的四個步兵團和兩個機動團牽制之際,從側翼向關東軍發起進攻。
除此之外,其實還有第三個方案。
這一方案是由陳建提出來的。
而前兩個方案,則是由參謀長鄭方和政委馬雲英他們總結出來的。
但實際上,這兩個方案提出之後,馬雲英和鄭方也有顧慮,鄭方說:“無論是第一個方案還是第二個方案,貌似是穩紮穩打。
但總感覺咱們還是太被動了。
而且鬼子一旦推進到龍城地區,勢必會影響到咱們那邊的四個團針對鬼子第一軍的包圍戰。
若是日軍下定了死戰的決心。
包圍圈內的5萬多日軍瘋狂向外突圍,策應關東軍從外部作戰,兩邊裡應外合。
咱們的作戰壓力恐怕會很大。
搞不好原本針對鬼子第一軍的包圍圈也會鬆動,一旦讓這兩部份鬼子徹底會合到一起,那可就難打了。
包括從關東軍兩側翼迂迴作戰,還是剛才的話,若是日軍頂住了壓力,依舊選擇突破我軍的包圍圈,率先會合第一軍的鬼子。
咱們又要怎麼打?”
於是陳建在這個時候開口了:“所以說到底,你們的憂慮是關東軍靠攏過來之後,有可能和包圍圈內的日軍第一軍兵力會合。
那麼應對的方案很簡單。
不讓他們會合就是了。
針對鬼子第一軍的包圍不鬆動。
針對關東軍的打擊,可以主動出擊,提前迎上去。
鬼子想把交戰地區放在龍城以北地區,咱們偏不,戰事緊急,要我說咱們提前迎過去,至於戰鬥具體在哪打響,那就無所謂了。”
政委馬雲英說:“這個思路倒是也可行,只是這樣一來,咱們的五個團就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趕過去,恐怕沒有時間提前部署,展開阻擊。”
陳建說:“沒有時間部署,那就不用部署。
防禦工事什麼的,那是打阻擊戰用的,咱們要打的是進攻戰。
或者說是遭遇戰。
那就是在哪撞見在哪打,反正是面對面的較量,硬碰硬的交鋒,還考慮那麼多彎彎繞繞做什麼?”
“目的只有一個,主動迎上去,纏住鬼子的關東軍,並將其徹底打垮,殺的越多,咱們戰果越大!”
陳建打定主意之後當即拍板。
就這麼幹!
這就要說到八路軍極盡智慧的指揮結構了。
儘管部隊講究民主,在戰前的分析上,無論是團長,政委還是副團長,參謀長,都可以出謀劃策。
但真到了拿主意的時候,還是由軍事主官做最終決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