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先前懟過安達的少將又問道:“所以參謀長的意思,是集結我華北方面軍的剩餘主力,在龍城地區和八城軍分割槽的八路軍精銳決一死戰?
然後將八路的這支戰力恐怖的精銳扼殺在搖籃之中?”
這下子輪到安達沉默了。
開玩笑,他要是真有這樣的指揮能力,也就犯不著在這裡和眾人打嘴炮了。
岡村沉聲說:“想要徹底重創,甚至覆滅八城軍分割槽的八路軍部隊,從目前情況來看,僅以我華北方面軍的力量恐怕是做不到的。
必須得想辦法聯合華中,乃至華南方面軍,集結我中國派遣軍的全部力量,將八城軍分割槽的八路軍主力一舉摧毀!”
而鬼子中國派遣軍主力有多少人呢?
岡村迅速的算了一筆賬,其華北方面軍,就算是減掉這麼多年的戰損,包括到目前為止第一軍的慘重減員情況。
剩餘兵力還有將近20萬。
日軍華中方面軍則主要包括11軍的八個師團,兩個旅團,有22萬人左右,還有13軍的四個師團,四個旅團,8萬人左右,這也有將近30萬。
華南方面軍主力,也有將近17萬人。
粗略估計一下,他中國派遣軍到目前為止可以調動的野戰主力,依舊有將近70萬人。
以70萬對20萬。
即便是八城軍分割槽的八路軍部隊裝備精良,戰力彪悍,也總歸是優勢在我了吧?
但問題是:
“集結我中國派遣軍的幾乎全部力量,就為了對付八路的一個八城軍分割槽,對付這不到20萬的八路,未免有點得不償失。
而且這麼龐大規模的兵力全部集結起來也並不容易。
像華中華南方面軍,還得在前線戰場應對中國軍隊的中央軍主力,包括我華北方面軍,同樣得兼顧到冀地,齊魯,豫北等各地八路軍抗日武裝的作亂情況。
包括駐蒙軍的26師團,目前還陷在平城,苦苦支撐。
諸位說說,我們又如何在極短的時間內將這70萬的野戰主力全部集結起來,對付一個八城軍分割槽呢?”
眾人沉默了。
岡村同樣拿不定主意,最終也只能舍下老臉,向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自己的頂頭上司西尾壽造大將,彙報了情況,請求戰略指示。
西尾壽造是日軍的第一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
從39年日軍組建中國派遣軍開始,他便擔任了總司令官一職,負責整個中國派遣軍,包括麾下作戰序列華北方面軍,華中以及華南方面軍,針對中國關內的全面侵略方針,和指揮工作。
而近段時間以來,這位老鬼子的心情只可謂糟糕。
從八城攻防戰第一軍的慘敗。
到黃山戰鬥華北方面軍的重創。
西尾壽造大概做夢也沒有想過,自己指揮上的疏漏和失敗,並非是來自於前線戰場,竟是來自於原以為穩固的佔領區內。
八路軍17支隊。
八城根據地。
國民革命軍敵後特別戰區。
到八城軍分割槽。
這原本對於西尾壽造這樣的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而言,毫不起眼的一支佔領區內的抗日武裝。
竟一步步壯大到威脅八城,威脅龍城,乃至威脅三晉,到威脅整個華北的誇張程度。
本來按照西尾壽造的原定作戰計劃,接下來是繼續南下,針對國軍政府的重點防守區——潭州,展開下一步攻勢來著。
被八城軍分割槽的八路軍這麼一鬧騰。
西尾壽造忽然發現,再這麼打下去,即便是前線戰場能夠節節勝利,和佔領區域內的慘重損失相比,這點勝利恐怕要顯得微不足道了。
尤其是戰局惡化到如今的局面。
若是龍城有失,第一軍遭受重創,甚至覆滅。
他這個派遣軍總司令官,恐怕也要因為指揮不力而遭受問責,徹底幹到頭了。
究竟要做何選擇呢?
原本擺在巖松義雄面前的難題,如今也擺在了西尾壽造的面前。
到底是放棄龍城,乃至放棄三晉。
還是在龍城地區和八城軍分割槽的八路軍17支隊決一死戰?
但很快,西尾壽造便有了答案。
因為對於他而言,這貌似是選擇性的問題,實際上根本是必選題——龍城不容有失,第一軍更不能覆滅,若是放棄龍城,整個中國派遣軍的顏面何在?
更別說是繼續前線攻勢,迫使國軍政府投降了。
選擇集結其派遣軍的全部力量,在龍城地區徹底重創,乃至覆滅八城軍分割槽的八路軍主力。
若能夠做到。
整個三晉佔領區或許還能重新穩固下來。
他即便是因為指揮不力而被問責,好歹也可以在卸任之前立下最後一筆戰功,即便是失敗,或許也能失敗的光彩一些。
於是。
在當日下午,西尾壽造便向岡村的第一軍司令部做了明確的回覆,或者說是明確的指示。
“命令華北方面軍務必在龍城地區牽制住八城軍分割槽的八路軍主力部隊,並集結其華北方面主力,在穩固各大核心佔領區的同時,向龍城地區增援。”
而這,對於西尾壽造的一系列動作而言僅僅是第一步。
西尾壽造在不久之後,便透過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的名義向華中方面軍和華南方面軍下達指示。
命令華中和華南方面軍,於前線戰場積極反攻,穩固局面之後。
除留守部分兵力穩固當前局勢之外,其餘主力迅速抽調,向華中的三晉龍城地區靠攏。
不僅如此,按理來說,日軍中國派遣軍,關東軍,以及本土軍,這是三大戰略集團軍。
彼此之間是相互獨立的,各有作戰任務,平時也少有聯合。
但此次為了穩固關內的局勢,再加上的確是兵力捉襟見肘,西尾壽造竟不惜放低態度,向時任關東軍司令官的梅津美治郎請求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