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師齊也是從謝惟立口中知道不少關於四十二軍技術營的傳說,在如今全面資訊化的現代戰場上,已經不是純靠拼體力和火力的年代。
在區域性小範圍熱戰的背後,人們安享太平,在數字城市與現實世界中自由穿梭,生產生活,但和平年代的數字洪流中,四十二軍堅守著一道無形的防線。
“所以父親是想回到前線所以才接收植入體的實驗嗎?他有沒有想過這樣可能會死?”
“科學和醫學的邊界是實驗一點點拓展的,而試驗就意味著失敗和犧牲,”黃霄蘊說,“植入後他確實指標恢復到了比從前更好的水平,併發症也消失了,我們都覺得很神奇,為什麼植入體可以在如此短時間內與人體機能融合得那麼完美,即使是再完美的仿生材料,植入人體也會有適應和調整的過程。”
許師齊說:“確實,我甚至長這麼大,都還不知道自己腦子裡塞了這東西,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國內外在過去幾十年的相關試驗,本質都是以侵入式腦機介面為基礎,其實就是腦電訊號捕捉和輸出輸入的技術,而且轉化的效果一般,如今看來已經不算太超前。
“根據李穆知留下的資料,李遠橋發現了一種他沒見過的材料,資料裡被命名為‘火種’。這彷彿是為人體大腦量身定製的超級仿生材料。”
火種?許師齊感覺怎麼這麼耳熟?
黃霄蘊眼眶略紅:“幾年後,李遠橋決定為你植入‘X’的時候,是充分考慮了許維良的資料,只是沒想到他後來在一次任務中,突發大腦過載,他竟然出現了嚴重排異反應,然後就......完全來不及搶救......”
許師齊緊張地問:“究竟是排異反應延遲到一定時限剛好發作,還是他在任務中遭到了敵方的某種攻擊?比如神經性病毒感染?”
黃霄蘊搖搖頭:“行動細節保密,我作為配偶也無從知曉。”
許師齊感覺自己腦袋裡有個定時炸彈,而且他還無法確定它倒計時還剩多少。
“或許,李院的推斷是對的,他事後分析,‘X’可能需要消耗某種生物化學能源,這種能源可能需要人體合成,人體就像一塊滋養它運作的電池,這一切都是靠消耗電池壽命為代價的,一旦某種平衡被打破,就會......”
許師齊也終於明白,為什麼自己從小到大,身上的各種器官總是那麼多災多難。為什麼李院和父母總是擔心他夭折。
沒想到啊,我這塊電池,竟然苟了這麼多年還沒鼓包漏液。
這tm也算是天選受難者了。
黃霄蘊深吸了一口氣,彷彿在努力平復情緒:“歸根結底是我們對‘火種’還不瞭解,而後四十二軍介入調查,但沒有結果,也有可能是查到什麼,直接封存了。”
“媽,為什麼李穆知會將這種未知材料命名為‘火種’?”
許師齊瞬間想起荼紫曾經講過一個莫名其妙的故事,好像就和“火種”有關。
不過應該只是巧合。
“這事,或許只有李穆知本人才知道了,畢竟是他的手稿。”
夜幕降臨,黃霄蘊推著許師齊的輪椅返回住院大樓。
“阿齊,或許你們這一代人已經無法理解你父親的那種信仰,我們只希望你知道這件事後,不要怨恨我們和李院當年的決定,我們當時確實是對副作用後果缺乏考量”黃霄蘊說,“當時,你那麼小就表現出了出色的天賦,我們實在不想你因為腦部機能受損而變成一個……”
我差點就變成了一個弱智的腦癱是嗎?
而且我還聽力受損,很可能會失去語言能力。
許師齊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