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我幼年時期在亂葬崗生活的經歷,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我都是觸類旁通。
這南方的驅雨之術,說起來也許大夥兒都倍感陌生。
但若是說起這驅雨之術在實踐中的運用,那麼有一案例,大夥兒一定是耳熟能詳。
我敢保證,所有人都聽說過,不會有任何一個人例外。
這歷史上驅雨之術最有名的運用案例,便是來自於三國時期,赤壁之戰——
諸葛孔明丞相的成名作——借東風!
雖說風攜雨至,有雨的地方,一定都有風。
但一般人卻大概猜不到,風不光是雨的伴侶,同時也是雨的剋星。
因為一旦風把雲吹散,或者吹走,那麼這雨便無法降落下來。
自然也就完成了“驅雨”。
所以驅雨的根本原理,在於借風。
諸葛孔明的借東風之術,實際上源於古代南方農民的驅雨之術。
他自幼躬耕於南陽,便在與農民們接觸的過程中,習得了這驅雨之術。
我便是按照三國時期赤壁之戰,諸葛丞相借東風的路數,先請高侍郎派遣虞部工匠,在這皇城的工地之上,修築起一座七星臺。
好在建築工地上材料齊全,土木完備。
隨著我畫完這七星臺的設計圖紙,一個上午的時間,工匠們便將這座七星臺給搭建了起來。
有了七星臺,便可開壇做法。
我在附近老鄉家中買來了牛羊牲畜,又換上了一套術士的衣服。
登上七星臺,手搖鵝毛扇,被髮跣足,朝著天空之中高聲喊道:
“風來雨住!”
“吹散烏雲!”
“真龍助我!”
“驅散煙雨!”
此言說罷,我抬手朝著天空中遙遙一指。
只聽“亢”然一聲,背後白龍騰空而起,飛到雲端,翻雲覆雨,帶來一陣狂風。
狂風呼嘯,吹散濃雲。
幽州皇城上方的烏雲果然被我的驅雨之術給打散。
原本降下的傾盆暴雨也就此停住!
“太好了!太好了!”
高侍郎喜不自勝,鼓掌歡笑道,
“魁首果然不愧是大明玄門江湖第一人!”
“這一手驅雨之術實在是出神入化!”
扶風子、穆紅杉、林叔兒、柳叔兒他們也是齊齊鼓掌,歡呼雀躍。
工地上的工人更是眉開眼笑。
雨過天晴,這工地就不會淹水。
之前辛辛苦苦搭建的地基,也不會被破壞。
實在是喜事一樁!
不過雖然順天府皇城上空雨過天晴,出了太陽。
但這驅雨之術卻只能在這一方區域之內產生作用。
偌大的幽州,若是朝著西山看去,依舊可以看到那傾盆大雨從天而降,降落在山間,再匯成溪流,沿著無定河流淌而下。
在這白雲之巔,更是有數不清的孽龍上下翻飛,興風作浪。
恨不得將順天府的天空捅出一個窟窿來,把浩蕩銀河中的水全都引到這無定河中。
高侍郎連忙朝著工人說道:
“大夥兒先別急著高興。”
“咱們踏踏實實先把皇城修築起來。”
“一旦完成卍字型法陣,就不怕幽州孽龍對咱們攪風攪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