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茨派人叫來了在幾十裡外駐紮的阿爾帕德,命令他“隱蔽而自然地清出一座鍊鐵爐。”
“這是最高機密。”哈弗茨的神情前所未有的嚴肅。
阿爾帕德心領神會:“請給臣下三天的時間,按照慣例,開春之前鐵爐要熄火換料。”
趁著這段時間,李維帶著伽利略前往放置黏土的倉庫,讓他確認製造“小瓦罐”用的是哪種黏土。
在伽利略說出“石墨”三個字後,李維又拿著達·芬奇畫的“石墨礦石素描”找到了約瑟夫,三邊一通合計,李維懷疑這“小瓦罐”有可能就是“石墨坩堝”。
畢竟石墨除了導電、能做鉛筆芯外,耐高溫和抗腐蝕也是它重要的特性。
不過不管是不是石墨坩堝,一個能夠耐住鐵水和鐵爐煅燒的容器,至少給李維的耐高溫材料研究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方向。
饒是以伽利略的心性,看到這一堆堆的黏土,想到自己差點要一個個地嘗試過去,也忍不住頭皮發麻。
“請將這5份白色的黏土各寄一份到我的法師塔,我有些年數沒有嘗試過黑色瓦罐的製作了,並不能十分確定。”
伽利略在檢視一圈後,對李維說道。
李維理解地點點頭:“感謝您的付出,請允許我為您講述新的實驗設計方案。”
“我將它稱之為滑輪實驗。”
……
“將兩個等重的物體透過繩索置於滑輪的兩側,此時滑輪處於靜止狀態。”
“然後在其中一個物體上再放置一個重量極小的物體,就會獲得一個「重量賦予的速度差」。”
“當然,根據「摩擦」的概念,重量足夠小時,滑輪組也會靜止不動。”
“在您的實驗室裡,想必能獲得足夠多的材料來減少滑輪和繩索的摩擦。”
李維一邊畫圖一邊講述——這種精細的實驗白馬山自然是不具備施行的條件的。
“水是非常適合的載體,但容器的重量不得不考慮。”
“比起斜坡實驗,滑輪實驗的運動狀態更容易觀察;而比起單擺實驗,滑輪實驗不必考慮繩索自身的彈性帶來的影響。”
“如果您說的「重量賦予的速度差」確實存在,那麼這三個實驗應該得出一個非常接近的常數。”
“有了初步結論,您可以就此展開更多的反推實驗。”
「甚至可以展開重量和重力的概念了,然後是彈簧鋼和測力計。」李維在心中默默補充了一句。
伽利略低頭思索,沉吟不語,似乎在腦海中推演李維所言的可行性。
而達·芬奇的關注點則在別的方面:“子爵閣下,請問您的老師尊姓大名?”
一番相處下來,李維發覺伽利略更像是個純粹的“科研狂人”,而達·芬奇似乎對他本人的立場和態度更為關心。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值得指摘的事就是了。
科研源自生活,技術服務社會,側重點不同,但科學的道路是一致的。
這般想著,李維大方地回答道:
“我的想法並不是來自我的宮廷教師,只是一些日常生活的觀察和思考罷了。”
“生活給我經驗,思考讓我猜想,實驗帶來論證,成果反饋生活。”
“而教育和思想讓一切傳承。”
李維伸腳在地上畫了一個圓:“這就是我的理念。”
伽利略聞言抬頭看了一眼李維,隨即又沉浸入實驗中。
年輕時的磨難讓伽利略心灰意冷,他只想專注於科學,並不關心政治。
倒是達·芬奇默默咀嚼了兩句,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