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欄”是格里斯家族對自家牧場的統稱。
在看到連綿的屋舍、忙碌的農奴之後李維恍然大悟為什麼孟菲斯小鎮為什麼人煙稀少、破敗不堪了。
合著格里斯家族把人都趕到這裡來了。
儘管有些心不在焉,但貝爾仍然堅持陪著李維來牧場參觀。
首先就是聞名遐邇的林野巨熊。
2米的體寬、4米的體長,從正面望去壓迫力滿滿。
粗壯的頜骨、大而平的牙齒,表明它是以草食為主的雜食動物。
四肢比起李維在動物園看到的灰熊、棕熊要修長一些,在馴獸倌的指令下能輕易地用後腳站立行走。
龐大的體型導致它的耐力有限,但爆發力足以在相同起步的情況下追上馬匹。
“那是在幹什麼?”李維指了指一隻帶崽的母熊,它正在一下一下地拍擊著巨石。
“練習拍擊,大人,用前掌拍擊是林野巨熊的主要進攻手段,母熊正在給自己的幼崽做示範。”馴獸倌陪著笑臉,小心翼翼地說道。
隨著一聲悶響,巨石四分五裂。
“好傢伙,普通人挨這一下一聲都吭不出來吧。”李維暗自咂舌。
那母熊猶不滿足,高高立起然後重重落下,前掌踏在一塊碎裂的巨石上,三兩下的功夫把碎石踏為齏粉。
“林野巨熊偶爾會抓一些洞穴鼠打打牙祭,這一套狩獵動作和它們極西冰原的表親類似。”馴獸倌也是個知機的,及時送上解說。
“它們對石頭有偏好嗎?你們有拿不同的石頭測試過它們的拍擊力度嗎?”李維問道。
馴獸倌一愣,搖搖頭:“沒有,大人,石頭都是從山上隨意揀的。”說完小跑著撿來一顆碎石。
李維伸手接過,雖然不能準確地分辨,但荊棘領的山體以沉積岩的雜合為主,硬度不會太低,雖然比不上火山石,但差的也不會太多。
“子爵閣下,有什麼不妥嗎?”貝爾·格里斯忍不住詢問。
寄生蟲的陰影高懸,貝爾對李維的態度又多了幾分恭敬和重視。
“聽說現在林野巨熊的養殖數量太多了?”李維話鋒一轉,提到了貝爾男爵在信上提到的另一件事。
“如您所見,大人,這樣的猛獸食量巨大,作為家畜或者肉用都是虧本的。”
李維點頭表示理解。
但想到位於凜冽谷的火山群,李維的內心卻是一片火熱。
“羅馬混凝土,我來啦!”李維忍不住咧嘴,心想僅憑這一點,就不枉我走這一遭。
……
“洞穴蛇”雖然叫“蛇”,但看著跟泥鰍差不多。
馴獸倌說它們以泥土為食——李維猜測應該是土壤裡的微生物或者小型生物。
至於為什麼叫蛇,這個年代自然是沒有什麼“界門綱目科屬種”一說的。
洞穴蛇通常被用來做獸欄馴養的猛獸的飼料,龍馬也吃——龍馬是食肉的,“凱帕”就不止一次地咬死過對面將領的坐騎,幫助哈弗茨取得勝利。
當然,格里斯家的農奴們也會用它們打打牙祭。
因為土腥味的緣故,土裡的動植物在這個年代通常會被認為不潔。
但農奴們自然是沒有條件講究這個忌諱的。
而變異洞穴蛇是在冬天被發現的。當時一夥農奴挖開洞穴蛇冬眠的洞穴,裡面沉睡著的是三倍於正常大小的洞穴蛇,嚇壞了的農奴趕忙把這件事上報給了莊頭。
……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