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進坑裡。”李維指揮道。
灰色的水泥、黃色的砂子混在一起,李維熟練地從沙堆底部剷起沙子拋灑入堆頂的水泥灰中,再用鏟刃一道道地劃開,再從堆底把沙子向堆頂鏟去,如此往復。
“水泥灰和沙子一定要攪拌充分!”李維扭過頭,對一眾學徒強調。
“怎麼了?”看著一眾人直愣愣地盯著自己,李維皺眉。
艾莎:“哥~你為什麼這麼熟練啊!”
李維心想,廢話,想當初,搶晴天抓陰天,牛毛細雨當好天,月亮底下當白天……
壞了,我PTSD犯了!
收斂思緒,李維把鏟子立在土裡:“都愣著幹嘛?上來搭把手啊!”
幾個學徒三下五除二將水泥灰和沙子混好。
“六一分,誰告訴我接下來加多少水?!”李維接著問道。
腦子轉得快的直接去河邊提了一桶水過來。
“水要一點一點地加,還是和剛才一樣的攪拌手法。”李維繼續示範。
這一步在實際生活中其實不需要太精確,水多了加泥,泥多了加水,大差不差就行。
等到沙子、水泥灰、水按2:1:0.5的大致比例逐漸攪合成了黏糊糊的一坨,“水泥砂漿”就大功告成了!
當然,不同用途的水泥砂漿需要的配比也不一樣,李維用的是配置混凝土的比例。
這種水泥砂漿只要再按照比例加入碎石子,就是粗陋版本的“混凝土”了。
李維的目的也很明確——先鋪路!
具體一點來說,水泥廠的選址就是個大講究,眼下在獸欄的實驗工廠只是權宜之計。
瓦蘭城有大量的人工,但沒地、沒礦;
凜冽谷有重要原料火山灰,但是環境惡劣、人煙稀少;
水泥灰的製備需要大量石灰,而燒製石灰需要大量燃料;
再考慮到最好要靠近河邊利用水力。
想要把這些生產環節串聯起來,泥巴和碎石的山路是肯定不行的。
往大了說,混凝土路對於物流速度和行軍速度的提升不可斗量。
混凝土路鋪到哪裡,伯爵府的影響力就能擴張到哪裡。
李維已經受夠了這千瘡百孔、危機四伏的基層統治了!
……
“初凝時間23小時。”李維在筆記本上記下資料。
“羅馬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確實慢啊。”李維心中暗想。
由碎石砂礫做基底、魔改三合土做基層、簡配混凝土做面層的“實驗公路一號”長不過5米,寬不過50厘米,卻由兩隊士兵日夜值守。
鋪路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保溼、養護,至少要到一個月之後才能看到成效。
李維環視一圈,心中稍定。
不遠處安娜拎著長裙飛奔而來,氣喘吁吁:“少、少爺,夫人來了!”
李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