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的河面開始以哈弗茨的手掌為中心泛起一圈圈波紋,隨後水珠飛濺,伴隨著“噗嚕嘟”的聲響,像是被煮沸了一樣。
不過異象很快就平息了下來。
哈弗茨面無表情地起身,走到一棵兩人粗的大樹旁。
李維不明所以。
哈弗茨伸手貼在樹上,樹枝很快開始“嘩嘩”的抖動,緊接著一聲巨響,樹幹被攔腰炸斷,露出參差的木茬。
這次哈弗茨終於露出了笑容,他飛奔向另一棵大樹,一拳敲下,大樹炸得四分五裂。
“哈哈!”哈弗茨忍不住笑出聲,奔著樹林而去,一路煙塵瀰漫,轟鳴聲四起。
李維扭頭看了眼平靜的河面,合著便宜老爹是搞不定這河,跑去捏“軟柿子”了。
……
客串了一回光頭強的哈弗茨在山林裡犁了一圈,盡興而歸,倒是不忘正事,拍了拍手:
“所以這跟你說的回聲有什麼關係?”
李維指了指“實驗公路一號”:“我需要檢測一下它的好壞。”
“超聲回彈綜合法”是檢驗混凝土抗壓強度的重要依據。
其中超聲波檢測的原理就是聲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
可惜李維做不到手搓超聲波檢測儀。
好在李維也不需要這麼精確,他只是想簡單確定一下有沒有較大的空隙或者分佈不均勻。
李維自己嘗試過,但人耳的聽力間隔在0.1秒左右,而聲音在混凝土的傳播速度超過3000m/s。
所以靠他自己當這個人肉檢測儀是行不通的。
但李維不是還有個人肉聽診器老爹嘛!
這牽扯到李維對於【魔法】的另一個猜想——學習魔法的過程是不是大腦強化的過程?
畢竟感官資訊最終都是要透過大腦進行處理?
而大腦的強化可以加強對元素的感知?
當然也包括對五感的強化?
同樣是【振動迴盪】,哈弗茨能調動的元素遠非李維可以比擬,所以表現結果天差地別。
同樣是耳朵,哈弗茨就能聽見李維聽不到的聲音。
李維不確定,只能一步步地試驗。
就比如說眼下!
李維舉起一張圖紙,對哈弗茨說道:
“在不破壞混凝土結構的前提下,我需要您在我標記的這些位點探測一下,它們振動的節奏、聲音是否有所不同。”
哈弗茨意氣風發:“就這麼簡單?”
李維雙眼微眯,強調了一遍:“在不破壞混凝土結構的前提下!不、破、壞!”
哈弗茨莫名心虛,不敢答話。
“我先拿地面試試。”哈弗茨決定避其鋒芒。
“我們換個地方,這裡離我的公路太近了。”李維充分表達了對哈弗茨的不信任。
“砰!”塵土飛揚,地面撕開一道五指寬、兩人長的裂縫,像是無聲的嘲笑。
“失誤、失誤~”哈弗茨再次伸手。
“砰!”
“砰!”
“砰!”
……
李維捂住臉:“算了,我去找母親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