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穿書做反派,你咋成魅魔了?

第49章 林若海:《青花瓷》的作者真的不是你給我整出來的親兄弟嗎?

林江成為雲雀傳媒員工們心目中的傳說的時候,新生代歌手大賽第一輪的賽況在網上引起的熱議已經是鋪天蓋地。

【製作組組倒著念題目的吧?國風這種放決賽都嫌過分的題目居然出在第一輪?你是生怕新生代這群苗子死的不夠快啊。】

【就是,這次的現場簡直了我就,一個個唱的我昏昏欲睡,不是在那裡吹笛子就是在那裡唱山歌,歷代最差的一場沒跑了。】

【倒也不至於,宋清雅和穆秋雨的那兩首我覺得就挺不錯的。】

【穆秋雨的那首沒啥好說的,製作組高低得給磕一個沒問題,但是宋清雅還是算了吧,那曲子也就勉強能聽,還純屬被襯托出來的。】

【對的對的,《青花瓷》是真的好聽!創作人腦子究竟怎麼長的?詞曲簡直是完美!】

【我也想知道,而且我翻了一下,這個叫林江的創作人還是個新人……就離譜!這年頭的新人都這麼恐怖了嗎?】

【難道更恐怖的事情不是我們連自己的東西都快丟光了這個事實嘛?】

網上議論紛紛,從聲討製作組的賽事安排到議論樂壇文化傳承,討論度可以說拉滿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許天空的樂評被端了上來。

《重新定義國風——評\u0026lt;青花瓷\u0026gt;》。

題目起的一如既往的炸裂,但這次卻沒多少人上來就直接開噴。

因為眾人其實在聽到這首歌的時候,就多多少少都模糊感覺到了一些和之前的國風作品並不一樣的東西。

但這個東西或是礙於認知,或是礙於專業性,很難直接具象化的闡述出來。

直到他們看到許天空的樂評。

“過往的國風作品,其實更多的像是一種生硬的拼湊,利用現代樂器來演繹古典風格的作品,以求向現代風格靠攏,其中雖然不乏佳作,但總體上,還是顯得很是彆扭。”

“但這次的《青花瓷》不一樣,它用自己的質量重新定義了國風。”

“一方面,它肉眼可見的有著濃厚的古典風格,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一切都是基於我們的文化底蘊而誕生的,這就天然更適合我們的聽覺。”

“但另一方面,它又有著嶄新的一面,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利用現代音樂的唱法和技巧來烘托古典的風格,任誰都聽出,這是獨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產物,而不是對於古典的模仿或演繹。”

“兩者的結合,最終就是嶄新的國風,是對國風的重新定義,或許也可以稱之為‘新國風’。”

許天空這次的樂評其實寫的相當跑題,因為《青花瓷》本身的內容僅僅只佔了不到三分之一的篇幅,更多的則是著墨於“新國風”的相關內容。

這裡面涉及到了不少專業詞彙,但觀眾們都看的津津有味,因為文章的解釋很詳盡,並不晦澀難懂。

於是不出意外的,這篇樂評隨著《青花瓷》一起,和穆秋雨過上了熱搜租房的生活。

這讓新生代歌手大賽的製作組都是悄悄抹了把冷汗,慶幸不已。

網友們有一點沒說錯,他們真的很樂意給林江和穆秋雨磕一個。

因為“國風”這個題目是製作組商討後的集體決定,所以最終法不責眾,只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但饒是如此,該吃的掛落一個不少。

主要是賽事終歸也是節目,總要推陳出新,於是這次想弄點新花樣,結果沒把握好,一上來就翻了車。

要不是《青花瓷》的橫空出世,他們怕是得被徹底釘在恥辱柱上!

所以在許天空的樂評釋出後,製作組二話不說,直接發動公關人員,把輿論往新國風的方向引。

結果就是炸出來了一堆樂壇老登兒。

老登們都是圈子裡資歷卓越的老人,大部分都是半隱退狀態,平時輕易不露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