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穿大唐:遇上可愛小兕子

第103章 大唐與現代貨幣的換算比例

李麗質想到了昨天早晨來的時候江巖滿嘴牙膏沫的樣子。

“這個我不太會用。”

“沒事!我回去教你。”

李麗質不會選,江巖幫忙拿了兩板牙刷,一板8支,兩板16支,也夠用一段時間了。

買完這些東西,江巖又去百貨那邊找上電池的手電筒。

因為現在城市裡處處都有燈,而且手機也可以照明,所以手電筒並不太多。

這款的就更不好找了,現在大多數都是充電的,不止小巧,而且使用時間更長。

找了好半天,江巖才找到唯一一款裝電池的手電筒。

好在超市裡的東西質量還是不錯的,不像兩元店裡的那種質量,一看就很廉價。

“就是這一種!”江巖把手電筒遞給李麗質。

因為還沒有交錢,所以現在還不能拆開看。

“這跟你那個也差不多啊?只是稍微大了一點點。”

江巖又從架子上拿了兩板電池,“把這個裝裡面才能亮,這個是消耗品!”

李麗質又接過電池看了看,“這個怎麼用的?”

“先拿著!回去我教你怎麼用!”

“這個貴嗎?多少錢一個?”李麗質很關心這個問題。

江巖看了一下價格貼,“12塊9。”

李麗質對這個價格沒有什麼概念?猜不準具體價值,有點懵。

江巖又想起來昨天問過李麗質的那個問題,“現在是貞觀幾年?”

“七年!”李麗質回答。

“現在你們那邊的米價是多少?”江巖想換算一下價值,讓李麗質更直觀一些。

“好一點的差不多五文錢一斗,差一點的四文錢!”

江巖立刻換算了一下,作為理科生,這點賬還是算的清楚的。

唐朝的一斗,如果按水的重量來算的話,應該是6公斤,也就是12斤。

但是換成米的話就沒有12斤了。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李麗質說的一斗米並不是稻米,而是粟米,也就是我們說的小米。

按照一斗小米的質量和密度來算的話,一斗米的重量應該在9斤多,取個整按10斤算。

五文錢一斗,摺合一下,就是一文錢可以買到兩斤小米。

現在的小米價格便宜一點的兩三塊錢,好一點的五六塊,這個價格區間有點大,但也能大致的算出一文錢的面值大約等同於現在的6~10元。

不過江巖還是覺得糧食應該是最能體現貨幣價值的東西。

除此之外,黃金也可以作為大致的參考。

據《唐六典》記載,開元年間,官府對金銀的折算比例為: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

1000文錢為一貫。

就是說一兩黃金等同於10000文錢。

但這一比率是官方標準,實際市場可能浮動,且開元時期白銀流通量已比貞觀時期增多。

由於貞觀年間白銀稀缺,黃金價值相對更高,1兩黃金可能僅兌換5-8兩白銀。

唐朝時的一兩黃金約合現在的37.5克,如果按照黃金500元1克來算的話,1文錢的價值大約等於現在的2.3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