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已經說了,那就說的更清楚一些,李麗質鼓起勇氣清清楚楚的告訴李世民,“未來的世界已經不是大唐了!大唐已經亡了。”
李世民一直看著李麗質,表情也一直沒有變化。
過了好久,李世民才慢慢把身子往後靠到軟榻上,目光下移,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長孫皇后看著李世民,很理解他此時的心情,沒有說話打擾,想讓他自己安靜一會兒。
寢殿裡面只有小公主嗷嗚嗷嗚吃飯的聲音。
城陽公主察覺到了氣氛不對,手裡拿著胡麻餅,大眼睛怔怔的看著阿耶阿孃和阿姐。
小公主年紀還小,聽不懂談話內容,也無心觀察阿耶阿孃她們的表情。
過了好一陣子,李世民深深吸了一口氣,又長長的吐出來,好像接受了這個事實,情緒上也平靜了許多,抬眼問李麗質,
“我大唐國祚幾何?”
“289年,不到300年!”李麗質如實回答。
李世民又點了點頭,思考良久之後,又問李麗質:“國祚斷絕,必有其因,你有沒有問過那位小郎君,是外患未平?還是內政崩壞?”
李麗質臉一紅,“女兒一時心急,未曾問過原因。”
李世民又嘆了一口氣,輕聲安慰:“無妨!”
李麗質畢竟只有十三歲,去了未來世界所受到的精神衝擊已經夠大了,有些事情忘了問也很正常。
“昔日漢亡於宦官,隋毀於暴政。朕之大唐,不知蹈了何者覆轍?”李世民目光看向天花板,接著悠悠說道:
“朕櫛風沐雨創此基業,後世子孫竟不能守……可惜!實在是可惜!”
見李世民情緒上已經安穩了不少,長孫皇后這才勸道:“陛下莫要太過傷懷!
自古朝代興衰如同日月輪轉,三統迴圈,乃是天道之常。商享祚數百載,姬周綿延八百秋,然終有鼎革之變。
周八百年而分,漢四百年而衰,唐近三百年也已非短祚,治亂迴圈,非人力可全控,陛下熟讀經史,恐怕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李世民搖了搖頭,“這些道理朕豈能不知?只是...”
李世民目光望向殿外的暮色,接著說道:
“朕這些年夙興夜寐,殫精竭慮,為的就是這大唐江山能千秋萬代。如今突然聽聞社稷傾覆,實在是……唉!”
長孫皇后點點頭,“臣妾十三歲便嫁入秦王府,這麼多年風雨飄搖,陛下心裡的感受臣妾最為了解!
但話又說回來,如今兕子結識了那位未來世界的小郎君,得知此事反倒是機緣,待我們弄清楚緣由,引以為鑑,以匡正規,未為晚也!陛下素來胸懷天下,何必為此鬱鬱寡歡?”
李世民眼睛一亮,看向長孫皇后,臉上也終於露出了放鬆的表情。
“皇后所言極是!”
要說勸解李世民還得是長孫皇后,她總能溫言軟語間就說到李世民心坎裡。
見李世民和長孫皇后都接受了這個事實,李麗質也鬆了一口氣。
長孫皇后的能力可不僅於此,後面的話還沒有說完。
“陛下想想,周武王伐紂之後,仍保留商朝宗廟祭祀。漢高祖得天下,也未趕盡殺絕項羽後人。朝代興替本是常理,關鍵在於百姓可曾安居樂業?典章制度可曾造福後世?
自陛下登基以來,輕徭薄賦,推行科舉,依臣妾看,這些實實在在的德政,才是真正不朽的基業。”
李世民重重的點了點頭,對長孫皇后說的話表示肯定。
長孫皇后接著說道:“縱使千百年後大唐不存,但只要百姓還記得“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太平景象,史冊仍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治國箴言,這皇位...咱們便不算白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