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巖一直看著窗外的朱雀大街,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樣。
江巖之前以為的朱雀大街應該是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店鋪林立,叫買叫賣的吆喝聲不斷,是一種帶著煙火氣的熱鬧場景。
沒想到朱雀大街上一個店鋪都沒有。
給江巖的第一眼感覺就是寬,目測差不多有150米左右。
在21世紀,這種寬度的路也不是沒有,北京的長安街和濟南的經十路也都有100多米寬。
但因為這些路被綠化帶、護欄和一些交通設施還有車輛填滿,再加上兩邊高大的建築並不顯得有多震撼。
但朱雀大街就不一樣了,像廣場一樣顯得格外寬闊,黃土夯實的路面非常平整。
大街兩邊是綿延不絕的高大的坊牆和坊門,坊牆下面有排水渠。
而且大街上的車馬並不多,最起碼沒有那種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感覺。
大街上除了有一些巡邏的衛隊之外,偶爾也會有一些官員的儀仗隊經過,以至於寬闊的朱雀大街顯得空曠寂靜。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朱雀大街的首要功能不是高效的交通,而是作為國家禮儀的舞臺。
其設計目的是為了展現皇權的至高無上和大唐帝國的威嚴。
這種“寬闊”也是為了製造距離感、神聖感和震撼感。這種物理上的巨大距離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心理衝擊。
李麗質看著江巖的表情有些疑惑,“怎麼了哥?”
江巖搖了搖頭,“沒事!只是跟我想象的不一樣!”
李麗質好像明白了江巖的意思,笑道:“等到了東市就好了!”
果然,馬車從朱雀大街往東拐進一個路口,路上的行人和車輛立刻就多了不少。
連續過了三個坊區,馬車到了東市大街路口。
這裡的景象和朱雀大街完全是兩個樣子。
真的就是車水馬龍,熙熙攘攘。
不光各種各樣的馬車、牛車,還有來自各地胡商的駱駝隊。
有穿著闊綽的達官顯貴,也有穿著粗布衣的老百姓。
有推車的、有擔擔的,道路兩邊的店鋪幌子擠擠挨挨,綢緞莊的蜀錦、酒肆的幌子、藥鋪的銅鈴,吆喝聲不斷,熱鬧非凡。
最讓江巖沒想到的是,這裡還有許多的外國面孔,高鼻樑、藍眼睛、卷頭髮的人也比比皆是。
之前看書上說大唐萬國來朝,在這一刻真的得到了具象化。
小公主從車廂裡站起來,兩隻小手扒著窗戶往外看,開心的問李麗質:“阿姐~介系哪尼鴨~”
“這裡就是東市了!”李麗質這句話是跟江巖說的,也算是回答了小公主。
得到答案的小公主,伸著小手指著外面認真的跟江巖說道:“鍋鍋~介你係東系~”
“呵呵!哥哥知道了!”江巖笑著摸了摸小公主的腦袋,抬頭跟李麗質說道:“沒想到東市這麼熱鬧,人這麼多!”
李麗質也頗為自豪的點了點頭,“哥覺得在這邊開一家店還行嗎?”
江巖一笑,“肯定行啊!”
“那咱們就轉一轉,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房子租?”
“行!”江巖很感興趣,也想多看看長安城的景象。
因為東市附近居住的大多是皇室宗親、朝廷高官和世家貴族,所以李麗質的車碼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
但因為東市這邊的人確實很多,即便有千牛衛開道,馬車也走的很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